新春走基层:年货如何实现新的历史变迁
作为在异乡工作的年轻人,回家总不能空手而归,但回家过年带什么年货却成为难题。吉祥寓意的点心虽有节日气氛,但因为重油重糖,家人并不爱吃;新年买新衣服虽然实用,但无法试穿,总担心不合身;蔬菜水果、坚果炒货虽然必不可缺,但东西一般都大同小异,携带不便,也不是最佳的选择。
既要实用,又要提高生活品质,这么一想,智能化的家用产品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对许多新鲜事物的了解程度不高,加上有些价格偏高,父母也不舍得花钱购买,不如我趁着新年采购年货时,给家里添几样东西,使用频率高,也能提高父母的生活品质。上次回家发现爸妈用的牙刷太硬了,不如换一套电动牙刷,刷得更干净;家里房间多,地板上落灰特别明显,每天都得扫几次地,不如买个扫地机器人,不让老妈每天扫地那么辛苦……在认真挑选一番后,我为父母购买了电动牙刷、扫地机器人,官网下单,快递直接寄回家,也省去了我拎着重物回家的烦恼。
回家后,我发现,早我一步到家的“年货们”已经各司其职,派上用场。卫生间里的手动牙刷被换掉了,扫地机器人也在角落里安静地充电,看来这次年货买得不错!等明年争取再买一个自动洗碗机,让大家从“刷碗”的重任中解脱出来!
年货与“吃”总是相关。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类商场、超市“春节不打烊”让人们不必在年前囤积大量蔬菜、肉类,但因为要准备年夜饭,年前的果蔬肉类大采购必不可少。尽管生鲜电商已经十分成熟,但在五线城市,生鲜的配送速度和价格却并不具备优势,加上家人一直习惯了去菜市场、超市采购年货,生鲜电商,对他们来说似乎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平台。
但情况在今年发生了变化。“今年的菜几乎都是在网上买的,光蔬菜水果就买了十二单。超市里的韭菜13元一斤,我从拼多多上买只要7元钱。”我一下火车,爸爸就得意地炫耀起他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的年货。回家后,更是迫不及待地给我展示了他从电商平台上买的贵妃柑、芒果、车厘子、夏威夷果等各种水果零食,“以前不买是觉得网上的又贵又不新鲜,而且超市里什么都有,没必要从网上买。结果买回来还挺好的。”事实上,家人每年从网上购买的东西寥寥无几,但今年似乎有了新变化。在尝到网购年货的“甜头”后,爸爸又下单了一根手机数据线。而在之前,尽管淘宝等电商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但父母仍旧习惯从实体店购物,买家电、买手机甚至买个手机壳,都一定要去实体店购买。
从传统集市到生鲜电商,从果蔬干货到智能家电,年货也实现了新的历史变迁。
(来源:中国商报 记者 李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