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2018年电商渠道增长首次放缓 零售商如何制胜
具体而言,公告显示,2018年快消品电商渠道的销售额在所有零售渠道销售总额中占比16.7%,相比2017年的13.4%继续提升。不过,从增速来看,2018年电商渠道销售额增速为30.6%,出现了首次下滑。实际上,2014-2018年,电商渠道销售额平均增速为35.1%。
首先,电商渠道的增长动力来源于进口产品和促销产品。数据显示,进口和促销产品线上销售保持稳定,占据了电商销售额的大头。
报告显示,有些企业利用电商渠道推动高端产品销售,例如,牙刷在线上销售的平均售价比品类平均售价高出89%。另一方面,有些品类依靠电商渠道进行大包装和组合优惠促销,例如卫生纸和牛奶,其线上平均售价比线下低约12%,因为线上的促销率高达50%。
而对于电商渠道增速的首次下滑,报告解释称,一线城市电商渗透率和电商购物频次达到了稳定水平。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电商渗透率已经稳定在80%左右,购物频率为每年20次,与大卖场持平。
随着电商渠道增速出现下滑,快消品销售目前已进入了新零售时代。公告显示,经历了“互联网购物”时代,线上不再意味着纯粹的电商,线上与线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
据介绍,新零售业态通过构建零售生态系统,实现线上线下购物体验的无缝整合,主要迎合年轻和高收入购物者,参与者包括盒马和永辉超级物种等。
在此背景下,零售商如何制胜?报告显示,线下零售商需要不断适应新环境。一是要重新设计新零售业态下的门店组合;二是要利用AR/VR等新技术让店内体验更具吸引力;三是要开展数字化运营,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购物体验,并开始将消费者数据变现,更好的与品牌合作。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介绍说,新零售时代并不意味着传统实体店没有机会,而是要其扮演更多的角色,不仅要完成销售,还要实现良好的客户体验,通过调整业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
(来源:中国商报 记者 周子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