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新零售布局的两条线及两个核心要素
导读:2月26日,有消息称,阿里将按95亿美元的估值全资收购饿了么。
于是,行业内都在调侃:饿了不要叫“吗”,而是叫“爸爸”(巴巴)。
于是,各种新闻信息讨论都在进行中,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孙云沁就此事件的意义发表评论,给中小传统企业讲述关于新零售方面的见解。
口碑归在集团CEO张勇的旗下,饿了么被收后很可能与口碑融合,一切为了阿里巴巴新零售角色。
关于大家都在探讨的新零售,阿里已经将自己的新零售架构分纵横两条线,我把这两点成为经和纬,经是从行业布局,维度是从级别规模和属性上布局。
一、看阿里新零售布局的两条线
1、经是从行业布局,我们先看阿里新零售的行业布局;
①服饰类目,在天猫及线下一体化运营的品牌店+与银泰打造的新购物体验和购物零售业态的百货大军;
②家电类目,天猫电器城+与苏宁实体店合作的从城市到农村的数码电器大军;
③生鲜和快消品类目,盒马+天猫小店+安鲜达;以盒马和以大润发为代表的、包括跟天猫超市结合在一起的食品快消领域大军;
④口碑,用技术、数据和整个经济体资源驱动的消费者独特体验的口碑大军;饿了么的加入之后,将与口碑协同发力餐饮及本地生活。
2、维度是不同的属性规模:
①用技术、数据和整个经济体资源驱动的消费者独特体验的口碑大军+饿了吗本地生活服务。
②能够打通城市和农村双向供应链和消费链路的村淘;
③让所有的小店变成用互联网技术来赋能的智慧小店;
④以居然之家为代表的家居生活类场景,着力打造家经济。
3、经纬交集的点正是口碑+饿了吗:
①口碑是用技术、数据和整个经济体资源驱动的消费者独特体验的线上线下结合产物;
②饿了么也是技术、数据整合的餐饮及本地生活;
③网购可以等,生活服务的即时性和场景性更强。
④没有数据作强大支撑,就没有今天的即时性体验。
二、反观新零售的核心两要素:
通过对阿里巴巴新零售布局的总结,我们来反观新零售的2个核心元素,也可以叫新零售的核心两条线。
1、高频流量的丰富品类和密不可分的服务便捷:
无论怎么去分类,无论是线下的便利店,还是以前传统的夫妻老婆店改造成小的便利店;或者自己建的中大型的便利店;还有无人货架;甚至与大超市合作的大的商场连锁,目标只有2个。
那就是丰富的商品品类,以及密不可分的服务便捷。
这些无所不到的商品和服务,让你无法和其进行竞争。
2、密集分布并及时到位的物流。
当然,除非你的物流即时性,而不是及时性,能够真正超越弯道而上。
城市中,比起服务,一个就是上门收快递,一个就是外卖送上门。那么,真正能够见效而普通到任何老百姓都能够想到得到的,是让你普通到看不上眼的快递小哥,尤其是以外卖为主的无所不能的即时性最强的食品和饭菜饿了吗的小哥们。你赶不到,人家饿得在那叫妈叫爸爸呢。哈哈。
当更多的品类多起来后,物流能送的东西更多了,物流效率尤其需要提升了。所以,无人货架一出来,铺天盖地。因为很多时候一些便宜的东西,用户不可能去买了等快递来送。而无人货架放上去就可以。不仅仅增加了品类。更是变相地弥补了物流快递的提升。所以,无人货架、前置仓再加上便利店,这会是未来新零售的一种形态。
三、生活即时服务是永恒的竞争热点,新零售就是用新的体验释放市场容量。
过去传统行业中大量的综合商业体出现,其实最直接的还是表现在商品购物+生活即时服务的集中聚集,二者是融合出现,集中发力。
而互联网和电商出现之后,利用数据的策略和社交入口、网购入口等工具将购物和生活服务的切入点割裂分离开。
这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一个过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纯电商时代。
慢慢地,社交方式和网上入口信息等方式的多元化,导致消费者行为的碎片化,这样竞争的集中和碎片2级端就慢慢出现了。
但是人的购物和寻找服务的需求特点不变,比如吃东西依然是必须尽快吃到,购物的东西依然可以等几天发回来。
这样的情境下,购物与生活消费必然还可以发生融合,只是方式不同而已,这样的情境下,就是新零售、新餐饮的变革来袭。
所谓生活服务是交集点,也正是下一个发力的风口。其实一直就是风口,只是数据化、规模化、体验的集中和分散发生了质的变化。
变化的是方式,永恒的是需求本质。
网购和生活即时服务不同,网购大多数可以等几天,而生活即时服务就是要马上消费,而且,指定喜欢吃喜欢用喜欢那个味道、那个理发师等等。
所以,未来也好,现在也罢,真正发力竞争的一定是这样的风口,也是真正的刚需。
新零售也好,新餐饮业好,一定在这样的生活服务上才能真正抓住消费者。数据和竞争,都将围绕这些展开。(文:孙云沁 作者系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工信部主管)高级专家,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发起专家,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智慧云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云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客户总监)
- 上一篇:新零售2.0时代的三个维度
- 下一篇:2017年来袭的零售新物种
登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