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0531-51702706

首页 > 电商资讯 > 行业动态 >

裁员消息频出 无人货架行业或已开始大洗牌

  年关将至,但有些人的日子註定不好过。

  日前,一篇名为《作为猩便利第一批员工,我被裁了》的文章发布在脉脉,文章称“2月1日是猩便利大规模离职的日子,除了北京等重要城市留下一些运维人员外,其他城市就此解散”。

  据文內表述,被裁员工多数没有什么补偿,甚至有的员工被解雇的理由很不合理,诸如“半年试用期不及格、內部考试不通过”等,甚至没有收到离职证明。

  这不是猩便利第一次被传裁员。一个月前,猩便利被爆在三四线城市撤资,並裁掉三四线城市部分BD。昨日,猩便利官方对此事进行回应称,公司近期对內部人员、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主要目的是为匹配“精细化运营”下一阶段的战略规划。

  不过,上述文章中的员工表述,猩便利之所以到现在的境地,最大的问题是在於战略部署和资金链断裂。其指出,公司在战略部署上偏差太大:三四线城市,一拍脑门就开了。但是,白领需求多样,货品种类要丰富,不可能只放自己的货。即使有自己的工厂也跟不上需求,更不用说没有。所以,后期的供应链跟不上,资金也不充裕,没开一个月就撤了或者关了。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猩便利跟国內某设备合作商订购1万台冷柜无力支付订购款。猩便利与该公司签订两万台设备的合同,去年12月底猩便利要求这家公司停止之前商定采购的冷柜等电器的生產。截至目前,该合同首付款还未支付,猩便利将面临违约金处罚;该设备合作商还有1万台冷柜、2000多台热柜未发给猩便利。

  纵观整个行业,猩便利也不是唯一一家被传裁员的企业。更早前,无人货架的另一名玩家七只考拉被爆裁掉90%以上的员工,无人货架项目基本停摆。

  七只考拉成立於2017年2月,在4月获经纬创投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隨后在9月获得5000万元A轮融资,由执一资本领投、经纬创投跟投。在两个半月前,七只考拉才刚宣布实现区域性盈利,並且发布了新產品“考拉盒子”——一款基於微信云服务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突然被爆裁员的消息,让行业內不少人感觉有些惊讶。

  事实上,无人货架行业內的洗牌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当时,果小美与番茄便利合並、猩便利收购51零食,均被视为是业內整合的开始。半个月前,业內早期玩家领蛙被便利蜂收购,似乎进一步展示了今年整个行业的走势。

  去年,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采访多位投资人时,均预测今年将是无人货架企业洗牌的一年,会有大量玩家出局。新春还没到,这一预言就要实现了?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无人货架领域至少有超过50个无人货架玩家入局,其中获得融资的玩家近30家,行业总融资金额或已超过40亿元。与此同时,京东、阿裏、腾讯等巨头爭相涌入,无疑让创业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无人货架行业成为新风口,一边是较早入局的创业企业纷纷获得巨额资本投资,一边是京东、阿里、腾讯(00700-HK)等巨头爭相涌入。但实际上,无人货架面临著货品盗损率高、点位竞爭激烈导致成本上升、供应链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在乌镇大会曾直言,无人货架不可能盈利。也有分析认为,无人货架难以独立生存,会成为其他零售业态的“附属”工具,比如写字楼高峰时段运送鲜食的中转站;便利店、超市、餐厅配送范围內的体验站等。

  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人货架入局者需要从盈利模式、消费转化率和供应链等方面去思考这一领域可能遇到的坑。

  有业內人士直言,盲目追求点位增速的模式,已被验证为不可行。幸存下来的玩家,或者有扎实的供应链基础,或者有很强的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或者有强大的战略资源方。行业洗牌未必是坏事,穿越泡沫淘汰一批玩家,行业价值回归理性,也能够剩下精细化运营的玩家。

  不过,即便负面缠身,但投资人仍对无人货架未来的发展有所期待。睿鼎资本高级投资总监苏家辉表示,2018年,无人零售的商业模式成功与否将会得到市场的验证,创业公司是否能够低成本找到用户、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用户对品牌忠诚度並且能在有效时间內获得资本的青睞,都是决定这一模式是否成立的因素。在一级市场商业模式加速迭代的残酷竞爭中,头部效应已经屡次被验证,考虑到每一波新趋势开始和结束的间隔都越来越短的情况下,加速布点並降低运营成本,尽快实现正向的现金流,才能保证不在真正的竞爭到来之前倒下。(来源:证券时报 文/张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