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便捷背后藏风险 亟待平台健全机制
2018年1月4日消息,近年来,由于操作方便、随身携带等优势,移动支付越来越受到青睐。通过手机完成转账、支付等行为,在社会上也成了风尚。但在移动支付逐渐普及的背后,却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亟待社会各界共同解决。
据华商报1月1日报道,在西安某工地做钢筋工班长的张师傅因疏忽错将1万元转给陌生人,这本是10个农民工的回家路费。张师傅留言要求退还,被对方拉黑。张师傅两次向微信管理平台提交申诉申请,只得到程序式回复。
事实上,随着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软件的普及,通过这些软件发红包、转账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像张师傅这样,由于疏忽大意而转错账的事情,并不罕见。《电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河南鲁山男子因转错账被对方拉黑”;“安徽亳州女子转错账,对方收钱后电话打不通”;“醉汉付9元打车费却转账7000多元”等新闻报道,比比皆是。
用户手机转错账事情的频频发生,其背后直指移动支付交易风险的巨大缺陷。而之后的求证、申诉和追回困难,更是移动支付平台对相关责任的担负缺失。
与传统银行转账相比,手机支付宝、微信转账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转账人只需要通过扫码或添加收款人,输入转款金额后,再输入支付密码或通过手指完成“指纹支付”,就能实现实时转账,甚至还能“小额免密支付”,但这也提高了失误的风险。
而银行的转账程序中,会要求丝毫不差地输入收款户名和账号,否则无法转账。也因此,随着移动支付的越来越普及,对于移动支付平台来说,作为一个兼具支付功能、收款功能的交易平台,更应在这方面提高警惕,至少给纠纷双方提供详细、权威的交易明细和凭证,以确保转款人寻求公安机关帮助时,能够提供确切的收款人信息。
此外,对于收款人来说,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因此,收款人面对“从天而降的馅饼”,需要承担返还不当得利的民事责任。
而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关风险防范,监管方面也正在填补空白。2017年8月份,央行正式成立 “网联”,明确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并受央行监管。总体来说,移动支付的安全机制正在逐步完善。(来源:电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