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直播“卖云”,云厂商内卷加剧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奇杰 直播卖“云”、全网比价。近期,云计算厂商对于用户的争夺愈发白热化。
3月31日晚间,连续创业者罗永浩在淘宝直播间首度为阿里云带货,选品包括4款主要面向创业者与中小企业的云服务器和云存储产品。罗永浩从创业者视角分析,云计算服务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和云存储等服务,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是能够节省企业租机房、买实体服务器的成本和精力,并且在流量突发时还能帮助企业弹性扩容。
同一时间,京东云也启动了直播,并针对罗永浩带货的阿里云产品进行实时比价。以中小微企业网站建设常用的一款经济型e实例云主机为例,罗永浩报价99元/年,京东云同款产品给出了89元/年的价格。
国内公有云市场增速持续放缓,但渗透率仍然较低,阿里云与京东云都希望进一步推动云计算的下沉。阿里云方面表示,与罗永浩的合作,旨在向更广泛的人群科普云计算的价值,让更多企业用上先进的公共云服务。京东云方面称,随着技术的成熟,价格成为用户考量的重要因素,京东云的比价策略,将进一步带来行业成本的下降,让中小企业享受到更实惠的云服务。
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兼职研究员赖家材告诉记者,云厂商试水直播和接连降价,是出于提高云计算渗透率、吸引长尾用户、应对市场竞争、策略调整等多个层面的考虑。通过这些手段,云厂商能够提升自身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云计算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被否认的价格战
据阿里云披露,此次罗永浩卖“云”吸引超过230万人观看,上千家企业现场下单购买阿里云产品。接近阿里云人士对记者表示,并非出于额外或临时的考虑,直播卖“云”是之前降价的大市场活动的一部分,主要是面对中小企业的一次让利尝试。
2月29日,阿里云宣布启动史上最大力度降价,100多款产品、500多个产品规格的官网价格平均降低20%。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刘伟光说,在去年4月宣布大规模降价后,阿里云连续两个季度的营收仅分别增长2%和3%,管理层对这份成果并不满意,阿里云未来要通过降价来吸引更多客户。
2024财年第三季度,阿里云营收增长3%至280.66亿元,经调整EBITA(息税前利润)增长86%至23.64亿元,主要原因是阿里云减少了利润率较低的项目式合约类收入,收入质量持续提升。谈及此次降价对营收和利润的影响,阿里云管理层表示,适当让出利润的目的是做大规模,再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对于和腾讯云、华为云等同行打价格战的说法,阿里云予以否认。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以价换量的做法在云计算行业并不少见。云计算巨头亚马逊云科技自2006年面向市场提供云服务以来,已经降价129次。赖家材说,为了在降价的同时保持或提高利润率,云厂商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技术和服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阿里云的降价引起了其他云厂商的跟进。3月28日,京东云正式发布“春风计划”,设立“10亿比价金”,并强调将长期比价,买贵就赔。这并不是京东云第一次做出类似行为。早在去年5月,阿里云宣布大规模降价一个月后,京东云就进行了中国云市场的首次公开比价,宣布全系核心产品参与比价。京东云相关负责人也否认了这是和竞争对手打价格战的做法,称这是“基于在内外部的大规模实践中磨砺出的技术创新,逐渐累积出的底气”。
记者了解到,腾讯云和华为云此前也相继推出了“采购季”活动,对旗下云产品进行优惠促销。一位腾讯云授权销售总监说,每个大厂的云产品都有自己的优势,客户并非只看产品的价格,也看重厂商的品质和服务。
增长空间在哪?
降价的背后,云厂商面对的是国内云计算行业增长变缓的焦虑。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报告显示,从IaaS+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与平台即服务)市场来看,去年上半年国内公有云市场增长15.9%,为近三年来同比增速新低。从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使用国内公有云资源的市场角度来看,阿里云、华为云、中国电信、腾讯云和中国移动排名前五,市场份额分别为32.2%、14.2%、13.3%、9.7%和8.2%。
谈及阿里云与京东云争夺的中小企业用户,赖家材说,中小企业上云可以带来成本节约、效率提升和更高的数据安全性等好处,但它们也需要考虑对云服务提供商的依赖性、数据隐私保护以及潜在的迁移成本和技术挑战等问题。例如,云服务供应商如果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另外,对于已经拥有一定规模IT(信息技术)系统的企业来说,将系统迁移到云平台的行为,可能成本较高,操作也比较复杂。
此前,刘伟光在2月29日的阿里云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云计算发展了十多年,但在全球范围内看,中国公共云渗透率仍大幅低于欧美成熟市场。目前,中国市场的服务器存量规模为2000万台,美国服务器存量规模约为2100万台,但美国以公共云形式提供服务的算力占比为60%,中国仅为28%。
IDC认为,PaaS市场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人工智能)行业模型和大模型的需求推动下,进入快速增长赛道;SaaS(软件即服务)市场受到企业预算、云计算市场标准化的成熟度和创新场景落地能力等因素影响较大,发展情况需要市场进一步检验。此外,互联网、政府、金融等行业的公有云需求基本稳定,存量市场竞争模式逐渐凸显;汽车、教育、电力、能源等行业是未来公有云增量市场的发展重心,中国企业出海也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快速发展,为未来公有云市场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