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0531-51702706

首页 > 电商资讯 > 行业动态 >

大流通下,阿里的并购阳谋

  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1.1万亿元,占GDP的14.8%。物流占GDP比重从最高的19.4%经过近20年努力实现小降,但与美国的8%相比,物流系统成本仍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物流成本每下降一个点,意味着数千亿成本的节约。

  不仅是我国,一些发达国家也把物流成本竞争力看成重中之重。法兰西政府在2015年批准物流战略计划,2016年经济表现不佳原因更是直指物流成本竞争力不够,并在物流观察、监督协调简化、基础设施优化、物流技术创新与管理等多方面加强装备投入。

  从2016年物流绩效指数来看,发达国家及地区占据了排行榜前列。这些国家及地区一直是供应链行业的主导者,在运输及后勤服务等方面表现卓越。中国排名经历稳步上升,与其它发达国家及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3.66的数值与马来西亚的3.43、印度的3.42差不多同属一档。

  物流绩效取决于可靠供应链供应商的可用性和可预测的服务交付。全球供应链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影响贸易商和运营商的安全、社会、环境和其他法规变得越来越苛刻。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的有效管理和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是高质量物流行业的重要工具。在当今全球商业环境中管理物流过程的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改革,物流不仅仅是运输和贸易便利化,更包括服务、设施的发展、基础设施和空间规划等。

  国内流通行业集中度较低,不论制造端、批发端,还是传统渠道端,对于整合整个大流通产业链能力都比较欠缺。传统零售行业永辉在做局部整合,大部分都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难以找出能够扛起大流通重任的企业。电商企业看到这种趋势进行适时切入。

  我们可以看到阿里上市后,携资本逆势回流大陆及香港,并不断加码,而这阶段不少国内资本纷纷出逃,把改革红利当利空。近1年来相继出手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高鑫零售等渠道端,而之前则重点布局线上服务、文娱、金融支付、物流等等。实际上,除了制造端不直接介入以服务为主外,整个供应链体系都开始覆盖。

  国内物流成本一般分解为三座大山:运输、保管、管理费用。2016年三大费用分别占比:

  注:国内统计数据与国外在拆解时会有不同,不作为本文探讨内容。

  11.1万亿的物流总费用,运输与保管费用都是大头。通俗讲就是产销精确度以及周转在各环节的成本。

  20世纪80年代,美国市场寒风凌烈,倒逼一些企业开始评估和重构经营方式,从而导致了对供应链和信息流的重组。也就是这一轮抱抱行情,诞生了沃尔玛、联邦快递等那几十倍的暴涨的行情。现在的行情实际上碰到了供应链转折的重大风口,只不过电商占据了变法的主导。

  当时美国市场产销严重不对路,一方面,制造端没有足够的数据来预测生产和分销,导致库存高压以及缺货;另一方面,渠道端对于制造端的抱怨日益增长,只能通过价格战艰难度日。一些先导企业开启供应链变革大幕,对供应链的优化聚焦从技术解决方案到协同式供应链管理不断演进。例如沃尔玛与宝洁通过密切合作来确定库存水平和营销策略。这也就要求渠道端与制造端需要相互信任,并开放系统信息共享,才能实现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这中间最关键的就是相互信任,美国到现在还很多零售商都把销售数据作为绝密档案,不允许别人访问,而这又是制造端最为需要的。无法获取终端数据的制造端只能用高库存来应付因缺货造成的损失,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存货成本,最终又加到商品身上。阿里收购众多线下实体企业,通过入股形成同盟关系,实际上是在提前打通数据这一环节,避免走美国供应链变革遇到困难的老路,为产销以及定制需求等打下基础。

  周转环节,除了制造端可根据大数据预测更好控制从原材料到加工制造节省下来的时间等等,我们主要来看阿里的布局。阿里与京东的区别在于本身没有自建物流系统,菜鸟网络是物流网络平台商,而非物流商。阿里物流由四通一达等第三方快递公司承担,这也使得配送体验相对京东较差。阿里当年入股苏宁也就是解决家电板块的问题,到后来投资盒马鲜生就已经是自己解决三公里辐射了。盒马鲜生是一家线上企业开的线下店,实质是在实验线上流量瓶颈突破以及自建物流的点线面覆盖。大小盒马鲜生试图以大带小,以仓带点,实现地面三公里渗透。收购高鑫零售等于直接拿下大润发和欧尚的DC仓。高鑫零售实际上帮阿里解决了DC仓、门店仓和飞牛B计划的密集网点渗透。阿里配送方式直接从点对点的可能跨区域配送,转换成由当地DC仓或者门店仓,还可能是你家小区附近的小飞牛小盒马直接送货到家,配送时间可能从以往的几天直接缩短为几分钟。特别是大润发覆盖的下线城市,效率将大大提高。阿里需要做的只是把预估产品销量提前送到大仓,比以往简单多了。物流上与京东的差距也将直接拉平,甚至反超。

  当阿里把被收购的实体企业定位为“仓”时,“售”则不会占据主导。实体门店的利益取决于阿里的分配机制。现阶段收购的实体企业实际可以获取的是技术驱动红利、试点红利以及加快存货周转率等。

  阿里的提前卡位与最终的能否成行还要看对于大数据的吃透能力。

  (作者系联商网百人荟成员王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