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促销频繁,跨境电商陷“消费疲惫”
2017年11月28日消息,不难发现,在今年年底的电商促销节中,跨境电商成为了主角,频繁活跃在双十一和黑色星期五等重要的行业促销活动当中。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各大跨境电商平台都在一定程度上斩获不少佳绩,但频繁的促销活动,也导致了“消费疲惫”现象的出现。
在“黑色星期五”全球促销节结束后,各大跨境电商平台都晒出了成绩单。
根据网易考拉海购的数据显示,今年黑五其销售额接近去年同期的六倍,其销量前15的商品中美妆类产品约占去60%,而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苹果公司的新款产品iPhone X(64GB)和iPhone 8(64GB)以及戴森无线除螨手持吸尘器。
据悉,天猫国际在黑五当天,其销售额是2016年同期的3倍还要多,澳洲大药房、MartiDerm美妆等品牌均销量惊人,奶粉、奢侈品包、保健品成为本次黑五的热销品类。
据京东全球购资料显示,黑五当天其销售额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该平台当天热搜词有手机、保温杯、洗面奶、牛奶、swisee、花王纸尿裤、机油等,销量品类前十分别是母婴、数码、个护、保健、家居、食品、汽品等,延续了京东在国内的主打风格。
而洋码头的黑五活动一共持续了十三天,销售业绩显示其领跑国内同行平台。整体销量增长显著的商品包括羊毛大衣(销量为平时的11倍),保温杯(销量为平时的10倍),运动鞋(9.2倍),首饰(5.8倍),箱包(4.7倍)以及个护小家电3.5倍。国人反馈出的全球最爱品牌有COACH(蔻驰)、GUCCI(古驰)、阿迪达斯、Estee Lauder(雅思兰黛)、Under Armour(安德玛)和Michael Kors(迈克高仕)。
虽然看上去整体情况不错,但仍然难以掩饰其背后隐藏的审美疲劳和消费者激情的减退。尽管无论是天猫、京东还是网易考拉海购,各大跨境电商平台都不同程度的推出了相关的促销折扣优惠,而独立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等更是提前一周打出黑五促销,但事实上,大部分电商平台促销力度并不如“双11”,整体声量也不如往年。
事实上,双十一和黑色星期五时间相隔较少,因此和双十一相比,黑色星期五更能真实反映跨境电商的现实情况。而经历过税收新政洗牌后,跨境电商市场的新一轮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恶劣。
这种行业内的焦虑率先体现在促销活动的抢跑上。11月17日,洋码头就提前开始了“全球黑色星期五狂欢节”,洋码头今年的策略就是要抢攻。除此之外,亚马逊中国除了提前开抢、11月23日至25日的72小时黑五抢购风暴之外,将整个黑五的促销期延长到11月底。而“双11”刚结束,天猫国际、京东等也随即推出了黑五的相应促销和感恩季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提前抢跑和延长促销时间背后,体现的是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和商家难以掩饰的焦虑。而事实上,在北美市场,今年的黑五也来得特别早。美国大型廉价连锁商场JCPenney、梅西百货等都较往年更早推出黑五促销,相当一部分品牌的促销周期都拉长到一周,而不满足于黑五当天的集中冲刺。
与此同时,不少跨境电商平台更是在11月中旬就陆续发布黑五战略。亚马逊继续“押宝”去年推出的Prime会员服务及今年开通的四大海外站点;京东全球购每天做2个品类的专场促销,打造“京彩万国”狂欢购;洋码头集结6万买手的同时,发力物流,一个纽约包包4天就能海淘到手;天猫国际则号称要在“原地占有全世界”,相关商品全部官方直采。
但可惜的是,跨境电商各大平台如此花式的布局战略,还是敌不过年底促销扎堆带来的后遗症,消费者网购激情的退却。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 年“双11”全网交易额达到 2539.7 亿元。以阿里巴巴为例,天猫“双11”总交易额近两年的同比增速都在30%以上,2016年总交易额1207亿元,同比增速32%,2017年天猫“双11”总交易额1682亿元,同比增速39.4%。老对手京东也在高歌猛进,据京东方面宣布,截至11月11日24点整,“双11”促销(11月1日~12日)累计下单金额超过1271亿元。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6.1亿元,同比增长19.8%。而2012年至2016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复合增长34%。不难看出,频繁的打折促销,让电商也不幸陷入“审美疲劳”的发展困境中。
而“黑色星期五”,在感恩节后第一天,是美国人在实体店进行圣诞节大采购的第一天,期间实体店进行大促销活动。而在我国也在近几年逐渐卷入了这次促销活动中,后来随着“黑五”越做越大,成为“跨境电商版的双11”。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双十一和黑色星期五的间隔太短,两大跨境电商促销节的“扎堆”出现,导致了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潜能提前透支。另外,今年“双11”的重点在“全球买全球卖”,相当一批国际品牌已经集中火力参加了“双11”大战,而“黑五”的主要战场还在海外,国内的“黑五”相比本土的电商造节热度就就会有所降低。(电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