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0531-51702706

首页 > 电商资讯 > 行业动态 >

对于阿里狂购线下零售:现在谈功过 还有点过早

  11月20日,阿里与高鑫零售公告牵手,将以224亿港币获高鑫36.16%股份。作为中国大卖场标杆的高鑫零售被阿里入股,众说纷纭:线上凶猛、线下商业价值再凸显,线下沦陷?

  与此同时,阿里买买买已投资布局了包括苏宁、银泰、百联、三江、日日顺、新华都等公司在内的累计数十个项目,昔日涨停者过半,如今发展亮点与疑惑何在?

  对此,联商网新零售顾问团组织了一场关于《阿里买买买“功过”》的线上沙龙,邀请了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中百集团总经理万明治、联商网新零售顾问团秘书长云阳子、联商网百人荟成员王国平等一批行业专家与高管进行探讨。

  下面是周勇教授的发言:

  我们现在谈功与过,其实还有点过早。我们关注到,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发布的一封内部信。

  阿里巴巴正式成为高鑫零售的重要股东,高鑫大润发联合阿里如虎添翼,谁是虎?谁是翼?一定会以更好的商品、更高的效率,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携手并进。

  我们的讨论先从事由开始:11月20日,阿里与高鑫零售公告牵手,将以224亿港币获高鑫36.16%股份。这一事件引发了行业的广泛议论,众说纷纭。

  我们在思考以下问题:

  1、上半年还在讨论大卖场会不会被市场淘汰,如今阿里入股大型综合超市的标杆企业高鑫零售,这意味着什么?

  2、阿里买买买已投资布局了包括苏宁、银泰、百联、三江、日日顺、新华都等公司在内的累计数十个项目,昔日涨停者过半,如今发展亮点与疑惑何在?

  3、线上企业下沉线下,线下商业价值再凸显,线下企业将会被沦陷吗?

  4、未来将对双方企业、同业竞争,中国零售发展与新零售进程,制造、供应商,政府,及消费者产生哪些影响?

  5、有些人问功过几分?我觉得,功与过不用我们去评论,消费者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互联网与实体企业相互融合的洪流滚滚向前,势不可当,希望能带走行业的泥沙、污秽,洁净零售生态,那就是成!

  我先谈几点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抛砖引玉,这五点不是要回答的问题,而是要引发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们看看2016年的数据,从这些数据来看,目前线上大企业与线下大企业的社零占比不足20%。

  数据发现:

  1、2012年限额以上单位销售:48.82%(社零占比),2016年:46.43%,下降了2.3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约0.6个百分点,最近两年连续下降,2016年下降了0.95个百分点。说明什么?

  2、 2016年连锁百强销售额:2.114万亿,社零占比6.36%。

  3、2016年实物商品的网络零售交易总额:4.1945万亿,社零占比12.62%。

  4、项合计2016年仅为6.3085万亿,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33.2316万亿中的占比为18.98%。

  限额以上的概念大家都知道,应该是以年销售500万为界,从这些数据发现:数据中的趋势:

  1、限额以上企业的社零占比连续下降。

  2、连锁百强企业的社零占比连续下降。

  3、网络零售占比持续提高。

  这并不能说明大企业不行,也不能说明小企业就特别好。有人问美国是多少?可以去研究。

  总结下来就是:

  (1)中国零售确实需要资本与大企业的推动,中国零售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中国零售的有序竞争还不够,零售的营商环境还有待完善,期待行业整合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好的体验。

  (2)零售发展的有序,也包括竞争的有序。必要的时候,政府会介入。政府对流通的作用,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公平竞争,第二是保护消费者权益。中国目前在方面做得还不够。广义来说,个人理财,电信服务,教育,医疗等等,都是零售。这些行业目前还存在大量的不利于消费者的不公平的交易规则。中国移动的18元套餐就是一个霸王条款,用了20年的老用户只能每个月白白支付18元套餐费,只有新用户才能选择8元套餐。这毫无道理。这样毫无道理的事情还有很多。流通政策的相互矛盾与陈旧之处也有很多,都阻碍着我国零售业的正常发展。

  (3)大润发等企业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购买习惯,阿里等电商企业也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两个变革者的结合,希望能给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企业自身也能有更高的效率。体验与效率的平衡,才是硬道理。

  (4)新零售的表面是体验改善,背后是技术推动,技术后面是资本的推动,但最终是效率的提升,到最后,应该是中国零售营商环境与购物环境的彻底改观,这就是社会功效。

  (5)两者的结合有什么结果,今晚的讨论有不同观点,有打100分的,有打88分的,未来的事以后再说。(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