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健身仓真的没门槛吗?别把钱烧错地方了
任何事情都有行业门槛,风口上的共享健身仓也不例外。
和觅跑创始人毕振讨论风口这个词时,他反驳道,“什么叫赶上风口,我是站到这儿来,这儿变成了风口”。
毕振所创立的觅跑共享健身仓项目,正被创投圈看作2017年新风口——打进线下流量入口之一的社区,成立三个月完成总额1亿元人民币融资。随后的3个月内,共享健身仓项目如过江之鲫,公开宣称融资或立项超过20家。
不过最近开始,频频听到一个论调:健身仓项目没有门槛,靠的是风口和资本助推。
真的是这样吗?对于那些还准备进场的玩家以及围观群众来说,可能还是得重新认识下这门生意。
关于这个面世以来饱经调侃的产品,还是得从最简单、实际的仓体落地步骤说起。
通常眼所能见的,共享健身仓是放在社区中心地带的一个盒子,内置WiFi、空气净化器、网络电视、灭火器、空调等,周身贴上二维码、使用说明、紧急报警器等,再细心点的内设折叠凳、挂钩、饮用水。
这些构成了健身仓项目第一道门槛——仓体制造。
和开一家健身房不一样,经营者是在已有固定的房产中设计、装修、投入器械,配备健身教练和管理人员。这几个环节,我们把器械和人员看做市场中已有的产品,从业者需要做的是定调,把合适的人和硬件放在合适的空间里。
健身仓虽小,但仍是一个由无到有的过程,一个4平方米左右的空间,用什么材料?配置什么东西?做成什么样的体验最优?都需要创业者和厂商、设计师反复沟通,核算成本,并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改进制造方案。这里头的门槛在于资源,要找到价格合理的厂商和设计师来完成这件事情。
这个过程中,前期仓体需要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改进,仓体迭代速度就是后期和竞争对手拼产品体验的最好筹码。这种验证造成的一个后果是,仓体一段时间内无法量产,制造成本无法降低。
根据懒熊体育走访调查,已落地的健身仓项目普遍给出的仓体成本在1-20万元之间,这个数字差对拿融资拼速度的创业公司来说,足以pass掉一些瞅着风口进来的项目。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很多项目宣称拿到融资但健身仓始终无法落地的原因——链条没打通之前没法开始烧钱。
跨过仓体建造这个坎,后边的的产业链条门槛则接地气得多。
目前共享健身仓以社区场景为主,而进社区被普遍认为是这片战场上最大的门槛和竞争点。
和迷你KTV、抓娃娃机进商场,共享单车进市区,外卖进校园一样,打通场景最关键的在于地推。共享健身仓进社区需要地推人员和社区“三巨头”——物业、居委会、业委会建立联系。
和发传单、扫楼、摆点扫码不一样的是,社区地推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特性,在“三巨头”中找准你的地推对象。在不同的城市文化下,三者的话语权均不一样。而地推人员的切入口往往是物业,划开这道口子,再来分配时间成本。
创业者需要做的事情是,根据市场现状划分区域市场,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把钱先烧到哪里很重要。当年外卖大战,百度外卖盘子铺得最开,最终倒在了彼时只有四个城市的美团和还在高校称王的饿了么面前。所以,烧钱不可怕,可怕的是烧不对地方。
从目前共享健身仓项目的体量来看,显然还没到这一步。即便是现在,有饿了么、饿势力、人人地推等项目地推经验的毕振至今落地仓体百余个,稳健的步伐不难看出过程中昂贵的沟通成本。
具体到细节,第一次体验国内第二个共享健身仓项目抖吧时,一些暴露的问题值得思考。
彼时的抖吧第一个仓体落地在北京的鹿港嘉苑小区,头天下雨的情况下,第二天仓内电源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工作。这里面的学问在于,把健身仓摆在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既不影响人流又能保持社区供电的稳定性。
而电和WiFi的接通,涉及到的则是另外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原有地推团队通常情况下并不具备这项技能,类似的还有仓体的运送问题。觅跑团队曾告诉懒熊体育,其单个仓体重达2吨多,需要夜间才能使入市区的叉车托运。
这些环节之间的沟通则都需要资源连接和成本核算。项目的可持续性则是降低类似合作成本的重中之重。
市场把控之外,另一个难点则是地推项目通常会遇到的——人员管理。
地推是个更具“人文关怀”的行业,好的地推人员对一个项目的进展速度起到决定性作用。当年程维为什么要顶着北京零下十几度的寒风蹲守机场和车站,亲自领兵上阵拉新用户?在那场“全民皆兵”的关键战役中,不得不说程维对团队成员积极性的调动意义重大。
地推人员往往如是,如何调动他们积极性比总结方法论更行之有效。
当然,对于还未形成如此大规模竞争的健身仓项目来说,这方面对创始人的考验还未显露。
回到健身仓本身,再往下走就是培养用户习惯,更为通俗一点的说法叫做——怎么让用户使用你的健身仓?
就像ofo最初只能徘徊在校园市场一样,在没有品牌背书和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用户哪敢把自己的99块钱放到一辆从没见过的自行车里。
教育市场一直都是先行者们最头疼的问题。
摆在健身仓面前的问题在于,即便连街边烧烤摊上都在使用移动支付,把99-1000元不等的押金放到一款App里的用户决策仍是慎重的——产品可不可靠?我一个月会进这个仓跑几次步?
仅有个位数仓体的创业公司还在解决前一个问题,而先行者们面对的则是中国健身人群数量和习惯这个大命题了。
社区宣传、投放广告、媒体曝光,解决的都是教用户使用健身仓的问题。难点是,怎么让社区土著们相信这个“外来物种”和那些公共健身器材一样,是社区生活场景的标配?在没有足够体量和品牌美誉度之前,都需要创业者一步一个脚印死磕。
任何行业都有不同高度的门槛,风口上的共享健身仓也不例外。这不是一个靠吹捧和跟风就能站到高点的风口,里头既有基础准入门槛,也有新道路上需要不断探索的。
从一些健身仓社区运营群内居民的反馈来看,民众对这个“凭空”冒出来的盒子并没有那么反感,毕竟是放着不碍事,锻炼或者休息都能提供的好去处。
未来,挖掘还是制造社区场景里的更多商业模式,则是运营者们稳住脚步后的故事。
- 上一篇: “一键卸妆”前景可期 让人像打回原形
- 下一篇:顺丰无人机商业化提速 携能源企业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