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全球购疑似售假 跨境电商假货从何而来?
【亿邦动力网讯】5月6日消息,最近几日,京东全球购又躺枪了。原因是平台上的部分店铺疑似销售假冒奢侈品,假货涉及Coach、阿玛尼、MK等知名品牌。
据一些媒体介绍,售假团伙在广东厚街以上述商品原价10%的低价购入假货,在京东全球购上以高价销售,一天能卖到100多单。
其实,假货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京东全球购这样的大平台躺枪,确实会让经常网购的消费者感到不安全。
为什么跨境电商平台会有假货呢?为什么海外直采也会有假货呢?为什么品牌合作也会有假货呢?
要说假货出现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字:利益。
经常关注这类新闻的读着可能会发现,最常被假货“临幸”的品类,主要有两个类型。
一种是奶粉、纸尿裤、保健品等跨境爆款,它们仿制容易,销售量巨大,容易产生高额利益。
(图片来源于原创,仅用于传递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还有一种,就是高价的奢侈品。比如阿玛尼、LV、CHANEL等等品牌,就时常被我国某些心灵手巧的人们仿冒。
以目前轻工业的成熟程度,一个包包、一双男鞋,成本已经被降得很低了。之前就有外国媒体报道称,由于代工厂通过使用廉价劳工、剥夺工人休息时间等方式降低成本,售价高达1000欧元的Gucci手袋,成本价竟只有24欧元。
正是这中间高得惊人的差价,让一些不法分子动了制假的念头。
虽然国内专柜也能找到这些品牌,但众所周知,国内专柜价与海外零售价的价差很大,动辄上千元的价差让人们想到了相对便宜的跨境电商平台。再加上这些品牌并没有将全数商品线都引入中国专柜,部分SKU也只能通过跨境电商的渠道才能买到。
被海关查获的假CHANEL
(图片来源于原创,仅用于传递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正是跨境电商平台吸引消费者青睐的原因,但也因此,让这些不法分子选择了跨境电商作为他们售假的主要渠道。
那么问题又来了,看似规范的跨境电商平台为什么会出现假货呢?
我们都知道,跨境电商大致可以分为“自营”和“平台”两种模式。
这次中枪的京东全球购,自营和平台两种模式都有涉及,此次的问题就出现在有众多商家入驻的平台模式上。
在平台模式下,跨境电商平台本身不碰货,商品从采购、运输、仓储到清关、配送,所有环节都是由商家来负责的。如果平台对商家疏于监管,防范不严,假货难免会流入平台。
虽然这些商品都有“保税区发货”或“海外直邮”的标签,但仍然有个别灰色渠道可以使国内制造的假货流入保税区,海外物流的单据也曾经出现被动手脚的案例。
还有些聪明人将假货出口到香港,再光明正大地从香港直邮到中国消费者手中,直观上与真正的海外直邮没有区别。
聪明劲儿都使这儿来了。
为了防范假货流入,平台模式的跨境电商也没少动心思。
天猫国际对入驻商家的审核就较为严格。针对卖场型旗舰店、品牌旗舰店、专营店和专卖店,天猫国际给出了不同的企业资质要求和品牌资质要求,需要提供的材料也多种多样。
天猫国际入驻标准(部分)
(图片来源于原创,仅用于传递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同时,天猫国际对商品页面描述、物流服务、售后标准等也做了详细规定,例如设置退货仓、7天无理由退货、环球必达等。对一些特殊商品还有更加针对性的规则。
C2C模式的洋码头也通过强制使用官方物流(仅限部分国家的商品)、买手评分等方式提高买手入驻的门槛。
这些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假货出现在平台上。那么,自营模式的跨境电商,为什么也会有假货之虞呢?
自营模式的跨境电商,以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聚美优品等为代表。这些平台通常打着“海外直采”、“品牌合作”的标语,来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但所谓的“海外直采”,有时并不像平台说得那样“直”,因为中间还经过了“供货商”这么一条弯路。
跨境供应链很长,如果全部商品都由平台直接到海外采购,其成本往往让大平台都难以承受。此外,很多海外品牌的代理权或经销商资源都被一些供货商牢牢握在手中,与这些供货商合作往往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供货商的货有问题呢?
那就over了。
那么,海外直采有猫腻,品牌合作总该没问题了吧。
还真不是。
虽然品牌合作大多指的是平台与海外品牌直接建立合作关系。但有时候,平台与海外品牌代理商达成的合作,或者供应商与品牌达成的合作关系,也会被纳入“品牌合作”的范围内。
这就让人伤脑筋了啊。
说来说去,自营跨境电商的假货疑云看上去主要笼罩在“供货商”这个环节上。
但实际上,大平台往往会选择货源稳定、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供货商,因此商品品质大多可以保证。
消费者遇到的商品问题,有时候其实是“次品”而不是假货。
由于采购方式的不同以及跨境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商品有时会出现包装破损或者没有包装的情况(这种情形在美妆类商品中较为多见)。商品批次不同有时也会导致两个相同商品的包装出现细微不同。
虽然不是假货,但消费者经常会将这种情况与假货相提并论,通过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造成不太正面的影响。
假货问题可能永远不能完全解决,但可以尽最大可能去防范和遏制。
在跨境进口电商的相关法规和监管体制还没有成熟的现在,能给消费者提供保护伞的可能只有平台。
回到京东全球购的事件上来。根据跨境进口老歪的报道,部分之前发生问题的品类(包括箱包、饰品、钟表等)已经停用,相关商品已经下架。
看来,京东全球购已经开始对旗下商家进行针对性的整顿。
平台开始行动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