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松下如何自救?家电业务沦为昨日黄花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作为日本制造业的代表,松下电器和索尼、东芝、夏普等在全球市场的分量举足轻重。不过在新一轮产业变革浪潮中,日企集体“沦陷”,松下也是如此。不“卖身”不“造假”,松下电器选择断臂求生,开始一场艰难自救。
2018年松下电器将迎来创业100周年。此前在东京举办的以“Change for the NEXT 100”为主题的发布会。对松下来说,下一个百年的开端并不算顺畅。2011年和2012年,由于押注等离子电视失败等原因,松下连续两年超过7000亿日元巨额亏损。
2013年开始,松下开始断臂求生,对等离子、半导体等亏损业务进行剥离和重组,对等离子电视和半导体业务进行了大幅裁员,关闭了等离子电视工厂,出售芯片制造工厂;甚至彻底退出中国和美国的电视市场,并退出日本智能手机市场。同时,加快向车载、住宅、元器件等B2B领域转型,设立AVC、环境、住宅、汽车四大事业部。
“逐步剥离家电和消费电子业务,向产业链上游走,加大在核心技术上的追求而不是对整机市场占有率的争夺”这是松下转型重组的基本理念,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2014年,松下电器净利润比上年增加了49%,达到1794亿日元,而这主要来源于包含汽车导航系统、电动汽车电池等业务的汽车设备部门。
除了B2B市场,松下电器并没有放弃家电为主的B2C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家电市场的业务。入华30多年,如今中国市场的占据销售额松下电器的11%。其中在中国事业的细分中,电子零部件占47%,家电领域占21%,并且仍然加强家电特别是白电业务。
即便是松下家电业务正在积极谋求转型,但在中国乃至全球家电市场,格局早已生变,日本品牌远落后于中韩。尽管松下产品质量和做工不错,但是外观、营销、性价比等却不占优势。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松下空调产品零售量未进前十;冰箱排名第七;洗衣机排名第四。
日本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是固有优势,但是其制造业的衰落确是不争的事实。很大的原因在于当前消费电子产业变化革新快,而日本企业变革相对保守。以智能冰箱为例,中国海尔、美的、美菱等各品牌均有布局,三星也推出智能3.0时代冰箱,松下却迟迟没有过多动作。在中日韩三大品牌方面,日本品牌的智能化反应是最慢的。
不过,松下也正加快战略转型,今年4月,松下也正式发布了和阿里巴巴合作的“全屋智能”项目。此外在中国市场,松下已将家电业务从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独立出来,以中国管理层为主进行管理,加快中国本土化运营,以提升市场反应速度。
松下能否“摆脱”危机,成就下一个百年?现在还是未知数。因为转型战略实施效果如何,还要交由时间验证。而对市场来说,重塑消费者对日本家电的信心同样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