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电子商务:百舸争流千帆竞 任重道远砥砺行
争分夺秒,大步推进,南阳市电子商务发展号角嘹亮。
电商企业持续增加。全市网商6.3万多家,注册电商企业近3000家,直接从业人员10万余人,电商企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苏宁、阿里、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企业入驻南阳;防爆云、香菜网等本土电商平台快速成长;一批传统生产企业触网成功,市场主体参与电子商务规模逐步扩大。
电商园区建设进展迅速。按照“1+N(中心城区+县域乡镇)”的空间布局,加速建设中国中部地区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目前,已投运11个县区和3个乡镇电商园区,总面积约48万平方米。
快递业务量高速增长。全市现有仓储物流园区23个,物流企业322家,各类运输车辆220万辆,注册快递企业680多家,物流配送网点1000多个,具备通达全市所有乡村的配送能力,2016年快递业务量达1.1亿件。
示范创建扎实开展。全市获批2个国家级、3个省级电商进农村试点示范县,1家国家级、16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5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认定了30多家市级电商示范企业、5个市级电商示范园区。
众创空间茁壮成长。南阳众创空间、创业大街、南阳理工、南阳师院、白河科技、虹志等一批众创空间已建成投用,为创业创新项目提供孵化、咨询、众筹、上市辅导、融资等支持服务。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丰富的产品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优惠的支持政策,成为电商创业创新的沃土。2016年全市电商交易额达392亿元,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长70%。
一路风雨一路歌。
南阳市电商经济快速崛起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和引领产业发展新趋势,聚焦建设中原创新创业活力城建设专项工作,强力组织推进电子商务重大专项工作,坚持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在全市掀起了发展电子商务的新高潮,为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健全机制 专班推进谋发展
电子商务方兴未艾。
2015年,南阳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扶持政策,明确了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的扶持资金。各县区也都成立电商发展领导小组,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将电子商务列入重点工作,强力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其中,高新区、卧龙区、唐河县成立电商办,健全组织机构;内乡县、唐河县、卧龙区、桐柏县、高新区设立了专项资金。
按照《中共南阳市委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市级领导分包重大专项工作分工的通知》(宛发〔2017〕43号)要求,聚焦建设中原创新创业活力城,强力组织推进电子商务重大专项工作。
迅速贯彻文件精神,加强督导落实。全市重大专项工作会议后,市领导刘荣阁、刘庆芳、庹军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电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相关部门关于电子商务重大专项情况汇报,加强指导,确保电商重大项目谋划科学。
深入开展调研,摸清基本情况。组织市商务局对各县区电商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对南阳市电子商务创业基地、镇平县跨境电商园区、河南想念食品有限公司等基地、园区和重点电商企业进行了走访座谈。经过深入细致地调研走访,取得了大量翔实的基础资料。经过走出去学习,结合实际,形成了《南阳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制定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形成了较成熟的《南阳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重大专项工作方案》,确定工作思路,重新调整近期目标和“十三五”发展目标,明确了实施步骤、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
确定重大支撑项目,建立工作台账。确定了7个市级专业电商园区和4个县级特色园区建设项目,作为市级领导分包重大专项,明确了分包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责任人。另选11个重点支撑项目与上述11个重大项目建立了22个重点支撑项目建设台账,规定了项目建设的详细推进节点和责任体。
制定工作机制,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制定了《南阳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重大专项推进工作机制(送审稿)》,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组织机构、成员组成,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推进机制,提出了推进工作的分级负责机制、动态管理机制、日常推进落实机制等三大工作机制,并提出了工作要求。
引育并重 百花齐放春满园
招引知名电商平台。发展电子商务,一靠知名平台企业引领,二靠本地企业培育。在引领方面,我市注重综合类平台和细分类平台应用,各县区除持续推进与苏宁云商合作步伐外,唐河县、新野县、镇平县、西峡县又同阿里、京东等平台合作;卧龙区、桐柏县、西峡县同北京恩源合作;在O2O类电商平台方面,云书网、每天惠、淘实惠、豫便利等在各县区有序推进,发展O2O门店2000多个;在生鲜农产品方面,杭州最田网络、福之地已入驻我市,同西峡县、方城县、内乡县、桐柏县合作,全国19家大型生鲜农产品电商同我市建立合作关系;在跨境电商方面,阿里国际、武汉网来云商已入驻,重庆大龙网、北京敦煌网正在洽谈;在运营服务商方面,雪阳电商、最田网络在高新区落地,杭州一扇门在唐河县、内乡县、南阳理工学院、高新区已经落地;在产品溯源方面,杭州甲骨文公司已入驻。
注重培育本土电商企业。在培育本土方面,我市电子商务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跨境电商方面扎实开展,3000多家企业、4000多个品种的工业、农副产品成功上线。新野县新甸铺镇津湾村全部3000多万斤鲜桃卖向全国除西藏、新疆外的28个省市自治区,西峡10余万亩猕猴桃、方城800多万斤黄金梨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一空,唐河红薯去年9月份上市以来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每天销售20吨~40吨,价格比往年增加一倍以上;方城县草庐养蜂专业合作社、西峡县杨家墁农场利用网络平台销售高山老玉米、核桃、香菇、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农户年人均增收2万余元。生产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想念面业、云防爆、天曼服饰等典型案例不断涌现。
强化人才培训。电商实操人才匮乏是发展电商产业的一个短板。我市依托南阳理工学院、电商企业、举办论坛等方式,扎实开展电商人才培育工作。杭州一扇门电商公司除与南阳理工学院合作外,又同唐河、内乡、镇平、社旗等县签订服务协议;卧龙区与南阳理工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西峡县、桐柏县与知名电商企业合作举办电商论坛;内乡、西峡、新野、唐河等县聘请淘宝、京东讲师进行培训;方城、社旗等县同每天惠、淘实惠公司合作进行电商人才培训等。2016年,全市共培训电商实战型人才1.7万余人。
培训工作的开展,也带动3000多家传统企业触网上线。防爆云平台集合线上400多家电机产业链生产企业,一年实现十几个亿的销售额;想念面业挂面类线上销售量居全国同类产品第一,产品打入北美市场,年销售额7亿元,同比增长3倍;唐河县金路达食品,方城县草庐蜂业、金木瓜实业,西峡县仲景大厨房、果然风情、香华食品,桐柏县三源粮油、内乡县紫蘑菇、社旗县灵玉珠宝等一批传统工业企业年线上销售额超千万元。唐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运用率达80%以上。
电商园区 产业集聚成效显
园区是电商的承载平台,同时能够产生产业集聚效应。
全市各县区党委和政府采用政府引进、校企合作、政企共建等不同方式推进园区建设,一批园区已陆续投运,为招大引强、培训人才、孵化企业、集聚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各县经济发展的亮点。卧龙区利用闲置的30万平方米服装城,采用政府返租一部分、企业自营一部分,建设跨境电商园区;内乡县利用闲置的寅兴钢构园区、西峡县和唐河县利用闲置的商业楼盘、社旗县利用闲置的工业厂房建设电商园区;桐柏县同仓储物流园合作,新野县同开发商合作建设电商园区;镇平县利用闲置的市场门店建设电商园区;高新区同中商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建设生鲜农产品电商园区,同宛美物流园合作建设电商物流园区,南召县同汇融物流合作建设电商园区等。
扎实开展国家、省、市级示范创建活动。继唐河县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试点县,雪阳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后,镇平县2016年6月成功申办成为国家第三批电商进农村示范试点县;社旗县、西峡县、方城县获评省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西峡、内乡、桐柏、卧龙、新野、南召电商园区被评为市级电商示范园区,30多家电商企业被评为市级电商示范企业;继高新区电商创业基地、南阳理工学院电商孵化基地被评为省级示范基地后,我市共有5个电商园区、16家电商企业先后获评为省级电商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示范数量全省第二。示范单位的创建为各地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使在犹豫观望的企业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为产业转型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补齐短板 任重道远砥砺行
南阳市电子商务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发展水平与我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还存在一些短板。企业应用率偏低,我市生产型企业应用电子商务不足10%,外贸企业应用方面几乎为零。应用方式单一,商贸流通企业应用相对较多,但也只是简单发挥单一的销售功能,生产企业、畜牧、旅游、文化、医疗和服务业以及社会公共事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氛围还未形成、支撑体系不健全、产业集聚程度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制约了我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为补齐电子商务发展短板,助力建设中原创新创业活力城,南阳将围绕全面普及电子商务应用这个总目标,以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装备制造企业上线、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为主攻方向,以运营服务型电商和龙头电商企业引进、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加快园区规划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健全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朝着打造中西部地区电商枢纽港的方向持续努力。
2017年是我市电子商务打基础的重要一年,电子商务重大专项工作的开展,为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大腾飞”的总目标,大力实施“3121”推进计划(3年内省级电商示范园区达到10家以上,电商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每县区建成1个特色电商产业园),今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600亿元,力争达到800亿元;2018年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000亿元,力争达到1200亿元;2019年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500亿元,力争达到2000亿元。打造区域性电商强市,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规划制定。对全市电子商务进行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研判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和高校、专业机构合作,确定符合南阳实际、具有南阳特色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目标,高标准制定《南阳市2017年-2020年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园区建设。着力建设7个市级专业电商园区。重点打造南阳市电商物流园区、生鲜农产品电商园区、食品电商产业园区、跨境电商园区、装备制造电商园区等7个市级专业电商园,形成1个中心4个平台(大数据中心、大宗农产品交易平台、交通物流信息平台、钢铁交易平台、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集聚,促进装备制造、农产品、仓储物流、跨境电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力争形成2个年交易额超千亿元(装备制造、大宗农产品)、3个超500亿元(物流、钢铁、畜牧)、4个超百亿元的市级电商园区和1个超20亿美元的跨境电商园区。尽快建成10个县级电商园区,要求各县区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招商引智力度,构建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树立示范引领作用,集聚发展,着力打造10个10亿元级的县级电商产业集聚区。加快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市县两级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县级电子商务数据中心和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形成完备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企业孵化、创业服务体系和统计服务体系。
强化招商。加强与国内知名电商龙头企业引进与合作,重点同阿里集团在阿里国际、菜鸟物流、蚂蚁金服、村淘、智慧县域、阿里健康、电商大数据等项目全面合作,发展电商金融,建设网络经济强市;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平台、传化物流集团合作建设我市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仓配体系和公路港。引进农信互联,发展畜牧业电商和金融。引进途牛网、携程网发展旅游业电商。同世界工厂网合作,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引进重庆大龙网,建设南阳龙工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设立跨境产品展示中心、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跨境贸易、通关、结汇、物流、人才培育等一站式服务。引进上海欧冶云商,建设钢铁交易平台。引进众农联,建设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推广福之地订单农业生产技术,开展电商精准扶贫。
示范创建。深入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示范联创工作。持续抓好国家、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启动市级电商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2017年~2019年每年新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县各1家,创建国家级示范企业1家,省级示范企业3家。
宣传培训。2017年,对全部村(社区)以上干部进行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工信、商务、农业、旅游等部门对各类企业负责人进行电子商务知识培训,2017年~2019年每年培训电商实用人才5万人。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宣传推广活动。充分发挥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作用,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典型经验、名优特产品,营造浓厚的发展电子商务舆论氛围,形成电商品牌效应。
电商扶贫。根据电子商务特点制订电商扶贫计划,建设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农业产业化扶贫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扶持引导农民利用互联网脱贫致富,2017年力争实现农产品电商交易额60亿元。(南阳报业传媒集团)
- 上一篇:靖西建立完善电商扶贫机制
- 下一篇:电子商务成河南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