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0531-51702706

首页 > 电商资讯 > 行业动态 >

卖家电不需要囤货 苏宁开出6000家零售云店

  一向默默无闻的苏宁零售云正逐渐发展成为苏宁体系的流量输入口。近日,零售云第6000家门店落户浙江义乌,从2017年7月首家县镇门店开业到如今的6000家门店规模,零售云只用了三年时间。据悉,仅今年一季度,零售云就新开了466家门店。

  从选人到选址

  外界对于零售云业态可能并不熟悉,关于其定义,苏宁官方如此解释,“零售云打通全品类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形成了‘供应链+门店+社交玩法’的业务模式,通过全场景的数字化重构和全价值链的平台化赋能帮助县镇的中小商户完成智慧零售转型,提升经营效率。”

  数据显示,去年,零售云在县镇市场销售出了1400万件商品,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今年一季度依然达成34亿元销售规模,电脑、打印机、厨卫等节点所需商品销售大幅增长,之后的4月和5月GMV(订单总额)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20%和150%。

  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县镇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3C(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家电等行业至少有40%的份额集中在县镇,市场规模约9000亿元。当下,如何拓展四六级市场蓝海、实现县镇市场渠道的网格化重塑,已成为行业趋势。

  零售云瞄准的就是乡镇家电零售商,第6000家门店的选择在义乌市佛堂镇依旧遵循了这一原则。在店主的选择上,零售云的一贯风格是选择与当地“根基深厚”的个体户合作。第6000家门店店主王向正是义乌当地不折不扣的“地头蛇”。

  王向正对中国商报记者介绍,从2008年开始,他在义乌商品市场做起了服装辅料的外贸生意,一年的流水约六七百万元,如今他的妻子仍然在经营这个门店小作坊。2014年到2016年间,他与朋友合伙经营红木家具,这是当地的特色产业,为此,他还在淘宝和天猫开过网店,拥有后端工厂和前端网店。然而,由于红木家具市场饱和,销路比较难打开,最终红木生意以失败告终。2018年,他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了零售云,当年8月在义乌市画水镇开出第一家零售云门店。据了解,整个画水镇有六家家电店,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他的门店份额已经占到整个镇家电视市场的30%。

  此次佛堂镇的门店是王向正开出的第二家零售云门店。在具体选址上,王向正有自己的想法。佛堂是义乌市第一大镇,人口大约有8万,是千年古镇旅游景点,宝龙广场则是佛堂镇上唯一的购物商城,地处佛堂大道与渡馨南路交叉口,周边有国慧家店、美的专卖店、海尔专卖店三个家电店,当地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此外,店面附近有四个新建小区,“这是未来的机会点。”王向东表示。

  零库存的“诱惑”

  事实上,在发展初期,零售云并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其实在最开始,我们只是对零售云的业务模式有一些认知,但相对还是模糊的,我们大的方向是希望能够把苏宁O2O的这一套零售基础设施对外去赋能、对外去分享。” 苏宁零售云集团总裁助理刘怀力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

  随着门店规模的快速扩大,零售云模式也日渐成熟。据悉,零售云采取“加盟化直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即加盟商自行承担门店的租金、装修、职工薪酬等运营成本,但可共享苏宁的品牌、商品、销售、宣传、物流、服务等多项资源。零售云可以为商家赋能,从选品、采购到营销、宣传再到服务、售后等均由苏宁提供专门的指导。

  零售云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减轻了经营者的库存压力,这对于个体经营者而言诱惑巨大。

  以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的个体经营户蒋腾飞为例,其从2010年开始经营家电,由于踏准了全国“家电下乡”的时机,在此后的七年时间内生意越做越大,销售额从年均200万元涨到了900万元。

  “规模上来了,问题也就上来了。”蒋腾飞告诉记者,由于规模急剧扩张,促销节奏逐渐滞后,物流配送愈发吃力,大家电库存占用了大量的经营资金,“到了2017年,光库存就专用了800万元,周转成本特别高,经营压力很大”。

  蒋腾飞遇到的困境并非个例。在电商巨头纷纷进军县镇家电市场的大环境下,“夫妻老婆店”形式的传统家电专卖店备受冲击,经营压力陡增,其中最重要的是所售商品品类有限,库存压力大。加盟零售云后,传统的实体库存转变为云库存,也就是苏宁所说的“云仓”,消费者进店下单,由苏宁提供货源,对于经营者而言,原来占经营成本比重最大的库存没有了,开店经营只需要支付房租和店员工资,如此一来,压力减轻了不少。

  “原来我一年备货要用掉800万元,现在基本上只有样机,库存很少,占用资金顶多200万元,但品类反而比之前扩充了一倍以上,苏宁的仓储和产品池解决了大问题。”蒋腾飞如是说。

中国商报 朱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