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 网上零售发展势头较好
发布时间:2017-06-16 09:59:40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5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2937亿元,增长9.2%。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高级统计师蔺涛表示,从数据可以看出,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
从同比看,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7%,增速与上月持平;1月份至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增速比1月份至4月份和上年同期均提高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经季节调整后,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0.86%,增速比4月份提高0.07个百分点。
蔺涛表示,从数据可以看出,网上零售发展势头较好,消费升级类相关商品增速加快,基本生活品类增长稳中有升,汽车销售略有加快。
1月份至5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6.5%,增速比1月份至4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2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2%,比1月份至4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此外,吃、用类商品消费增速回升。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吃穿用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增长11.1%,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日用品类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1.7个和0.7个百分点。汽车类增速略有加快,受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经销商促销措施以及汽车市场成交均价环比上升等因素影响,汽车类销售增速比上月略有加快。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增长7%,增速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石油及制品类方面,零售增速放缓。受成品油价格涨幅回落等影响,石油及制品类销售增速比上月有所回落。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1%,增速比上月回落3个百分点。部分居住类商品销售增速环比回落,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类分别增长13.5%和11%,虽比上月回落0.4个和2.4个百分点,但均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需求虽然在二季度有走软的迹象,但整体依然温和可控,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大体平稳,居民消费稳健。监管层在金融去杠杆过程中特别关注对实体经济的潜在负面影响,通过央行“收短放长”等操作,在推动金融去杠杆的同时,尽量呵护实体经济的流动性。
“年内中国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框架下,伴随着货币政策回归中性立场,以及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经济增速可能会继续放缓,但整体节奏温和可控。鉴于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宏观政策方向在投资决策中都占有很大的权重,因此国内政策面应该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有利于提升政策的可预期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推动投资决策的有效落地实施。”章俊表示。(证券日报)
从同比看,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7%,增速与上月持平;1月份至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增速比1月份至4月份和上年同期均提高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经季节调整后,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0.86%,增速比4月份提高0.07个百分点。
蔺涛表示,从数据可以看出,网上零售发展势头较好,消费升级类相关商品增速加快,基本生活品类增长稳中有升,汽车销售略有加快。
1月份至5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6.5%,增速比1月份至4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2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2%,比1月份至4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此外,吃、用类商品消费增速回升。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吃穿用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增长11.1%,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日用品类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1.7个和0.7个百分点。汽车类增速略有加快,受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经销商促销措施以及汽车市场成交均价环比上升等因素影响,汽车类销售增速比上月略有加快。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增长7%,增速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石油及制品类方面,零售增速放缓。受成品油价格涨幅回落等影响,石油及制品类销售增速比上月有所回落。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1%,增速比上月回落3个百分点。部分居住类商品销售增速环比回落,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类分别增长13.5%和11%,虽比上月回落0.4个和2.4个百分点,但均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需求虽然在二季度有走软的迹象,但整体依然温和可控,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大体平稳,居民消费稳健。监管层在金融去杠杆过程中特别关注对实体经济的潜在负面影响,通过央行“收短放长”等操作,在推动金融去杠杆的同时,尽量呵护实体经济的流动性。
“年内中国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框架下,伴随着货币政策回归中性立场,以及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经济增速可能会继续放缓,但整体节奏温和可控。鉴于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宏观政策方向在投资决策中都占有很大的权重,因此国内政策面应该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有利于提升政策的可预期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推动投资决策的有效落地实施。”章俊表示。(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