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机“强上”全面屏,当心毁了最后的口碑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懂懂笔记
去年的小米MIX拉开了手机全面屏序幕,今年三星和苹果则让全面屏成为旗舰机型的一道门槛。那么,突然出现的千元全面屏手机呢?
我觉得ok,我觉得不行……
千元的全面屏机型存在吗?
前不久,随着小米、苹果、三星连续三天为业界带来了三款全面屏旗舰产品,一夜之间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就变成了“无全面屏不旗舰”的状态。其他仍在筹备的厂商尽管产品尚未面试,但各种全面屏的宣传海报也已经开始满天飞。
一片喧嚣中,以性价比著称的千元机市场也开始“用上”了全面屏。不过,当看到这些所谓的千元全面屏真机后,我们开始思考,以成本控制为优先级的千元机,所带来的“全面屏”究竟意味着什么?
高屏占比的屏幕面板是全面屏手机最重要的部分,如今上游产业链已经逐渐成熟。上至三星、夏普下至天马、友达等供应商,均具备了全面屏面板的生产和供应能力。供应充足,整个面板的价格自然会有所下降,这也让“千元全面屏”手机有了一些可能性。
不过,“千元全面屏”手机受制于成本因素,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称之为全面屏手机,或许高屏占比手机的叫法更为合适。但由于目前整个全面屏手机市场并没有准确的标准,这也导致有些厂商们笼统地用全面屏来形容自己的新品。
著名电信分析师付亮对懂懂笔记表示,想要达到极高的屏占比,实力雄厚的手机厂商往往会在使用较大屏幕的同时采用极致窄边框,这样的设计对企业的整体技术能力、工艺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成本更不在话下。那么定价较低的手机产品,往往会选择尽可能增大屏幕和在一定程度上收窄边框。
苹果、三星、小米等全面屏的旗舰型号均采用前者的思路。而vivo、领歌、小辣椒等手机厂商的部分型号往往都会选择后者,这也使得这些产品在观感上要远不及前者。以vivo即将发布的X20为例,尽管官方称之为全面屏,但更像一个缩窄了上下额头的小米MIX 2。
不过,付亮表示目前全面屏仍处于一个伪概念的状态。由于行业对于全面屏并没有一个标准定义,所以那些定位相对低端的手机型号称自己为“全面屏”也无可厚非,只是专业用户看上去会比较难以接受。
严格来说,千元“全面屏”产品仅仅是为用户带来了一个更大一些的屏幕而已,除此之外并无其他不同。
强上全面屏的意义是什么?
差异化是手机厂商的必由之路,而全面屏正是设计差异化的一种体现,也是为数不多的被用户和市场认可的创新。
所以,对创新相当“饥渴”的千元机手机厂商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不过,即便是高端全面屏产品,在为用户带来震撼观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使用上的不便。
第一:软件不适配,黑边很“辣眼”
目前市面上的全面屏产品大多采用18:9的屏幕比例,也有个别更特殊的设计如S8(18.5:9)和iPhone X(19.5:9)。特殊的屏幕比例会令很多应用无法完美适配,这种问题会在“千元全面屏”上更为明显,很多应用会在屏幕上方空出一条“辣眼”的黑边。
第二:增大的全面屏使用效果堪忧
由于“千元全面屏”机型多采用相对简单的扩大屏幕尺寸的方式来提高屏占比。这种方式由于屏幕尺寸过大,加上18:9的比例会造成用户在日常使用中感到不便,大大降低用户体验。尤其是“千元全面屏”的用户仔细甄别会发现,其屏幕画面的质感很难和旗舰机的全面屏媲美。
第三:千元机用户重实用也重体验
在整个手机行行业价格普涨的大背景下,利润空间本就有限的千元机要想用上全面屏面板,意味着要在处理器、内存等其他配置做出更多妥协。千元机用户注重实用性,但是也注重用户体验,顾了面子、失去了里子的“千元全面屏”手机可能要两头不讨好。例如此前某厂商发布的一款千元级别全面屏手机,因为成本的限制,其搭载的5.99寸屏幕的分辨率仅为720P。这样的配置,屏幕画面质量可想而知。
第四:更高的碎屏风险和维修费用
全面屏的易碎性和维修成本会大大增加,这一问题无论是哪一类全面屏手机都要面对。对于“千元全面屏”的用户来说,如果一旦碎屏,他们愿意接受高昂(上千元)的维修成本吗?
综上所述,看着“千元全面屏”手机大有风雨欲来的架势,我们也只能给厂家和消费者提个醒。这种事情做过了就是毁自己的牌子,与其追逐个噱头,不如在千元级产品上把功能和质量做扎实。
最不希望硝烟弥漫后看到这样的场景:行业专家说“全面屏”必须要有个国标、行标,来先做个标准规划出来;头部企业说让市场化和优胜劣汰来检验一切吧;门店里的促销员说大哥、妹子放心吧,你买的这个699元全面屏绝对棒……
全面屏虽好,但放到千元机上可能并不美好,更何况千元机的全面屏算是全面屏吗?(转自:创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