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年我国对外贸易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提质态势
2019年我国贸易顺差扩大25.4%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8年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贸易顺差2.92万亿元,扩大25.4%。
一是进出口规模逐季攀升。2019年一季度进出口值为7.03万亿元、二季度7.68万亿元、三季度8.26万亿元、四季度达到8.59万亿元。
二是主要贸易伙伴位次发生变化,东盟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19年,第一大贸易伙伴仍然是欧盟,对欧盟进出口4.86万亿元,增长8%;对美国进出口3.73万亿元,下降10.7%;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27万亿元,增长10.8%,高出整体增速7.4个百分点。
三是民营企业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2019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3.48万亿元,增长11.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2.7%,比2018年提升3.1个百分点。
四是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2019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8.61万亿元,增长5.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9%,比2018年提升1.2个百分点。
五是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机电产品所占比重接近六成。去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0.06万亿元,增长4.4%,占出口总值的58.4%。
六是铁矿砂、原油、天然气、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肉类产品进口增长比较快,全年进口猪肉210.8万吨,增加75%;进口牛肉165.9万吨,增加59.7%。
此外,近年来,海关大力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2019年,我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8年分别压缩42.3%、42.4%,时间分别为41.4小时和4小时。
12月外贸进出口值创历史月度最高
在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副司长黄国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2019年12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达到两位数增长,外贸出口和进口值都创历史月度最高值。
黄国华表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2019年11月以来,我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扩张,带动了部分原材料和能源产品进口增加。
第二,受国际市场价格上扬影响,部分大宗商品进口均价上涨。12月份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18%,在进口量增加17.2%的情况下,推动整个进口增长了1.5个百分点。
第三,中美经贸磋商释放了积极信号,企业信心上升。12月份,玩具、塑料制品、家具出口分别增长26.1%、22.7%和14.2%。
三大因素促我国外贸稳定增长
2019年,我国外贸发展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外贸仍然保持着稳定增长,且处于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对于我国外贸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邹志武表示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国内经济稳。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前11个月数据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了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增速明显领先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
第二是我国经济整体韧性比较强。我国经济拥有强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的空间,这种韧性在外贸领域同样具备。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国内产业为外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是稳外贸政策效应持续释放。2018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出台了规模空前的减税降费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负担。这些政策出台以后陆续落地见效,包括先后两次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自主降低了包括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取消部分药品进口关税等,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邹志武介绍,初步分析来看,2019年全年我国仍然有望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按照WTO最新的2019年前十个月的数据,我国出口在全球十大贸易国中表现是最好的。
来源:中国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