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抢跑”自动驾驶 大规模商用仍需时日
发布时间:2019-09-25 10:29:53
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再次推进。9月22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百度、海梁科技、深兰科技三家企业获得武汉市交通运输部门颁发的全球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试运营许可证。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颁发自动驾驶商用牌照的最大意义在于,相关企业可在原有测试基础上,加强测试远程驾驶、车路协同等在5G环境下的新功能,并进行载人试运营,从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真实场景下的应用。
中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不少城市都欲在自动驾驶布局中“抢跑”。9月16日,上海市颁发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首批获得牌照的企业分别为上汽集团、宝马集团和滴滴出行,获得示范应用牌照的企业可先行在城市道路中开展示范应用。上海市是国内首个为企业颁发该项牌照的城市。
自动驾驶企业也成为了被争抢的“香饽饽”。以百度为例,今年多城陆续与百度达成合作。9月,百度与河北省沧州市政府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自动驾驶、智能交通以及电子政务等方面进行合作;8月,百度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就共同推进大数据融合创新发展进行合作签约,计划在自动驾驶、智能城市、智能政务、区块链等多层面展开合作。
而长沙市则有可能“尝鲜”国内首批自动驾驶出租车。日前,由百度联合中国一汽红旗生产的国内首批量产L4级(即高度自动驾驶的出租车)正式亮相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年内将有望在长沙市开展大规模开放道路载人测试。
国家政策对自动驾驶的重视程度也再次提升。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智慧物流营运模式;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
国盛证券分析师预计,未来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汽车智能程度的提升、5G网络的逐步普及以及车路协同设备与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自动驾驶将逐级走向成熟,《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发布将加速推动这一必然趋势的演进。
虽然自动驾驶的发展积极向好,但有观点认为,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时日。“自动驾驶现在仍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理论基础也有待完善。比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升级后允许车辆自行更换车道,但在更为复杂的路况下,这种算法会不会带来更大的风险都未可知。所以作为汽车驾驶技术的顶级形态,自动驾驶的发展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位从事汽车研发工作的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的对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有关“完善制定自动驾驶汽车法律、推动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应用”建议的答复函也提出,自动驾驶汽车涉及汽车制造、基础设施、交通管控等诸多领域,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需一定时间,立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还不充分,所涉及的自动驾驶汽车和相关产品的生产、认证、销售、使用、召回、报废等环节,以及交通规则、责任认定等法律关系尚不明确,短期内难以形成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
中国商报记者:祖爽
- 上一篇:人脸识别领域相关金融标准将出
- 下一篇:代餐食品成网红 是交了“智商税”还是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