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0531-51702706

首页 > 电商资讯 > 行业动态 >

美团孵化新项目“菜大全” 电商巨头纷纷瞄准买菜生意

  8月29日消息,继今年年初推出美团买菜后,美团在买菜领域又有新动作。
 
  据《电商报》获悉,美团到家事业群孵化了一个从属于“闪购”品牌的新项目“菜大全”,目前已在武汉等部分城市展开试点,由到家事业群赋能业务线负责人肖坤任负责人,向美团高级副总裁、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汇报。
 
  与美团买菜的前置仓模式不同,“菜大全”采取菜市场代运营模式,用户手机下单后,就可以体验来自周边菜市场的新鲜食材配送上门的服务,业内采取该模式的还有菜老包、菜公社等。
 
  此次推出“菜大全”并不令人意外,美团买菜的拓展速度上已暴露了该公司在买菜领域的野心。据《电商报》了解,今年1月,美团在上海启动买菜业务的测试。两个月后,该公司宣布启动北京市场的测试,开通天通苑、北苑、姚家园3个服务站。此后一个月,美团买菜又在上海峨山路启动新服务站,加上此前在该市开通的三泉路、周家嘴、康桥路、江苏路、张杨路、天目中路6个服务站,该业务在京沪两地的服务站数量达到10家。而在上个月,美团买菜又宣布正式进军武汉,并且一口气开出10个站点。
 
  紧接着推出“菜大全”,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美团买菜业务的发展状况。日前,美团公司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业绩,经调整净利润15亿元,首次实现整体盈利。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美团CEO王兴表示,美团今年还发布了新的业务,即美团买菜的业务,该业务在北京和上海目前初显成效,还会在武汉探索有没有新机遇。比如通过自营的买菜业务,在人口密集地区开一些买菜的杂货店,为消费者提供比较常规的生鲜和蔬菜的购买等。
 
  王兴还表示,“这缩短了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和时间,也能够更好地刺激消费者以非常合理的价格来购买到比较高品质的杂货和蔬菜。”
 
  在业界人士看来,美团加码买菜业务,与其即时配送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据美团外卖配送事业部总经理魏巍去年11月在发布《2018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发展报告》时透露的信息,每天有超过50万美团骑手小哥奔波在大街小巷,日均订单量突破2100万。
 
  魏巍当时还表示,“为什么我说的是2100万份订单而不是2100万份外卖?这2100万份订单里其实还有很多非外卖品类。”据其介绍,小象生鲜上购买的食材、美团闪购上购买的日用品等均可以由骑手小哥送出,并且像外卖一样在1小时之内能送达。很显然,外卖骑手们为美团不断拓展买菜业务提供支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美团的老竞争对手饿了么也正将视线投向“菜篮子”生意。今年4月的2019阿里本地生活生鲜伙伴大会上,该平台宣布建立全新的生鲜开放平台,并通过数字化、供应链、配送、流量、金融等五大方式帮助平台商户成长。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4月底,饿了么买菜业务已覆盖200个多城市,整体订单量环比增长20%。
 
  和美团一样,饿了么同样具备强大的即时配送能力。据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旗下饿了么蜂鸟配送此前发布的《2018外卖骑手群体洞察报告》显示,即时配送体量越来越多,蜂鸟配送注册骑手超300万人。
 
  与此同时,电商巨头苏宁也在不断展开相关布局。今年4月,苏宁小店宣布在小店APP平台上线苏宁菜场和商品预售两大重点功能模块。数据显示,今年818期间,苏宁菜场累计上线门店已超过200家,覆盖上百万用户,并规划蔬菜、肉禽蛋、水果、水产海鲜等品类共计近200个SKU,以满足消费者的买菜需求。很显然,电商巨头们都纷纷盯上了“菜篮子”。
 
  电商平台布局“线上+线下”的菜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消息。部分城市超市覆盖不够密集,上班族等群体“买菜难”问题日益突出,手机下单送上门的服务正好解决了这一痛点。
 
  不过,随着入局者的增多,行业竞争势必加剧,各大平台在跑马圈地的同时,恐怕还要思考如何快速形成核心竞争力、筑高企业的“护城河”。
 
  来源:电商报作者: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