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商用冷链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是农产品大国,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腐损率较高,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腐损率过高会导致企业的成本高企,因此,近年来农产品冷链、食品冷链、冷链物流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2、商用冷链终端
商用冷链终端广泛应用于超市、便利店、饭店等场所,以商用冷柜、商超冷藏冷冻设施和分布式仓储为主要设备,应用场景包括餐厅的储存需求,食品零售商对饮料、酒水等冷藏销售,商超对速冻米面、肉类、乳制品等展示陈列,电商生鲜自提柜等综合服务终端。
目前在商业终端市场还未出现具备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而市场需求的倒逼技术升级的前提下,围绕终端展开的布局渗透将逐步深化,具有冷柜开发技术实力及上下游配套实力的企业将有所作为。
1)从便利店及超市对终端的需求来看,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连锁企业超市门店数量为33301家,连锁企业便利店数量为17675家,仅便利店门店数量同比增长5%左右。在一二线城市中,便利店连锁趋势明显,未来城市人口密度继续增加,人口结构的消费习惯调整情况下,预计便利店成长速度依然会保持。
2)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需求痛点来看,冷链自提柜的出现是城市双职工夫妻、白领生活习惯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网购,并由物流配送到家里;同时即使家中没人,而单位多无冰箱或不方便储存的情况下,生鲜自提箱解决了这一问题;另一方面,生鲜自提箱解决了购买搬运农产品的需要,最大程度节省了搬运时间。商用冷链市场前景分析: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上升,冷链食品需求也大大增加。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统计,2014年中国生鲜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约为225亿,尼尔森也预测,未来3年中国生鲜电子商务市场将呈现快速爆发式增长,2017年有望超过1000亿规模,并在2018年站上1500亿的高峰。报告大厅《2017-2022年中国冷链运输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冷链需求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达到11200万吨左右,较2013年增长了近22%,地域范围依然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如北京、天津、大连、山东、广东等。2014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3320万吨,折合8300万立方米,与2013年2411万吨相比增长36.9%。由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政策效应的推动,成都、云南等地的冷链设备需求市场明显增加,在2014年吸引了近60亿元的投入。近年,冷链基础设施投入也在继续加大。此外,不仅仅是冷链市场需求在增加,同时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也在迫使商用冷链市场发展。据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说1/4强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相差五到六倍。可见中国商用冷链市场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