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布局体检 行业难题如何破解

中国商报 陈雪辉/摄
互联网巨头布局体检
据记者了解,近日体检机构美年大健康加速门店扩张,3月14日,美年大健康发文称,公司旗下杭州美年大健康第6家体检中心近期即将开业。而爱康国宾的百亿并购案也终于尘埃落定,投资方为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云锋基金等,具体融资金额尚未披露。
美年大健康和爱康国宾均为国内主打体检的健康管理公司,为个人及团体提供体检以及医疗等服务。而阿里选择投资爱康国宾目的是为了布局互联网医疗,让AI技术有更多的线下应用场景。
美年大健康也被资本关注。1月25日,美年大健康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国盛海通基金及海通证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两者将战略投资公司5%股份。由于国盛海通基金的实控人为上海国资委,这意味着美年大健康获得了国资支持。
中信建投的相关研究人员向记者表示,体检行业目前增速虽然处于放缓态势,但由于体检主要以线下门店作为入口,这样可以收集大量的大健康数据,而资本一直布局的人工智能技术模型也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算法基础,更需要线下场景来让AI技术落地。这样体检门店就为互联网医疗布局提供了入口。
由此看来,只有设立更多的线下门店,辐射更多的消费者,才能获取更多的数据,也才能让一系列技术得以实施。截至2018年底,美年大健康基本实现全国600家专业体检中心的布局目标。爱康集团在全国30多个城市有120家体检与医疗中心。
AI技术能否解决行业难题
上述研究人员认为,除了通过门店获取更多流量和数据之外,体检行业还有一个特点是体检人员一些专业操作可以形成规模化的复制,这也是资本布局体检行业的原因。
据记者了解,目前,体检行业的人才短缺是一个硬伤。资料显示,原卫生部2009年颁发的《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要求“至少具有2名内科或外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每个临床检查科室至少具有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具有10名注册护士”。 而近年,一些民营体检机构相继被曝出长期雇佣无资质人员从事体检诊断工作,导致漏诊等情况发生。
美年大健康证券事务代表刘丽娟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陈,随着业务的迅速发展,人才紧缺是目前公司的主要挑战。公司已大力展开人才储备和培训工作,选拔和培养优秀的经营管理及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等。
而互联网一直布局的AI 技术正在解决这方面的难题。中泰证券资管的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互联网医疗不能培养医生,但可以替代医生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例如体检结果的分析,家庭健康管理等。
而这种AI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不规范问题,提升结果准确度,减少人工成本。
去年12月,爱康集团在沪发布了“有人‘管’的体检”2.0战略。在这次发布会上,爱康宣布将AI运用到健康管理中,全面启动iKangAI+计划。其中包括,引进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分析技术,可通过视网膜照片,自动识别30多种病变;在CT筛查中融合AI技术,可使肺部小结节检出率提升31%;引入肠道健康人工智能筛查项目,对结直肠癌的灵敏性高达92%;引入人工智能血糖管理项目,可通过持续监测饮食和血糖关系来完成AI建模,指导用户通过个性化的科学饮食,从而达到控糖目标等。
但上述分析师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应用于体检行业还属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他告诉记者,相比于其他方向的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则更复杂,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医生。尤其是AI技术需要的数据量很大,就目前的数据来说,可能还不足以支撑AI技术落地。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鉴定研究院的消息,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的新一代医疗AI产品拿到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也意味着,目前市场上用于疾病筛查的医疗AI项目,其可靠性、安全性等仍有待检验。
(来源:中国商报 记者 颉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