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0531-51702706

首页 > 电商资讯 > 行业动态 >

顺丰持续高投入净利润下滑 业绩增长压力加大

  近日来,顺丰的热度很高。就在人们还在探究顺丰2018年净利润下滑的原因时,媒体又注意到顺丰速运的法人代表进行了变更,王卫不再担任顺丰法人代表。

  关于变更法人代表一事,顺丰方面最新的回复内容是:“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顺丰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属于业务区运营主体,其法定代表人的变更不会对顺丰速运、顺丰控股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且“顺丰控股”的法定代表人还是王卫先生。此次变更属于公司年度梳理的正常工作,变更有助于提高其日常经营的效率,不排除后期还会对其他业务牌照进行变更。

  顺丰法人变更看不出什么,反而是2018年顺丰净利润下滑更加值得关注与思考。毕竟作为快递行业龙头老大,它的经营与发展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事情,它的兴衰将对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2月26日,顺丰控股公布了2018年业绩快报。2018年顺丰的收入与市值依然排在行业首位,然而,上市以来,它的净利润却出现首次下滑,这对顺丰未来的业绩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根据披露,2018年度,顺丰实现营业总收入909.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60%;2018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5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57%。关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快报中也做出了简单的说明:除成本上涨的影响外,公司主动应对市场需求,对新业务进行了开拓性投入,以扩展多元化的物流服务。

  由此看来,顺丰净利润的下滑与其对新业务的投入有着莫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顺丰在积极地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除了传统的快递业务,还在积极拓展新业务,包括重货业务、冷运业务、同城配以及国际业务。顺丰的新业务正处于高速成长中。顺丰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重货产品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净额34.51亿元,同比增长95.82%,重货业务整体市占率持续提升。2018年上半年,食品冷运及医药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达15.28亿,同比增长47.71%。2018年上半年,同城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3.43亿,同比增长158.79%。2018年上半年,国际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12.21亿元,同比增长40.78%。这些新业务不仅收入增速很快,在顺丰整个业务板块中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

  然而,高投入必然会对企业经营带来压力,这在2018年上半年就显现出来。据悉,顺丰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16%,营业成本的增速是35.98%,营业成本的增速要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速。

  不管怎样,2018年上半年,公司利润持续稳定增长。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34亿元,较上年同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8.59%。然而,从2018年全年看,顺丰净利润出现了下滑,这说明,2018年下半年顺丰的投入更多,成本更高。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投入,但是在利润微薄的快递行业,如果不能严格把控成本投入,对于企业来说也会造成很大的压力。对于成本增加带来的风险,顺丰也早有认识。顺丰2018年上半年财报中提到,如果未来公司不能获得足够的业务量或无法有效地管控成本投入,将可能对未来的业绩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顺丰的投入到底能不能带来理想中的业务量,还是未知,但是顺丰的净利润出现下滑是事实,这应该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注意。企业在发展中要注意掌握节奏,投入跟不上业务的发展不行,但是业务发展跟不上投入的节奏也会出事。目前顺丰的新业务的效益还没显现出来,近几年来看,顺丰的经营压力会很大。

  当然,顺丰的情况并不是普遍的,与顺丰同期公布2018年业绩快报的韵达和申通的情况就与顺丰不一样,它们的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2018年,韵达实现营业总收入138.28亿元,同比增长38.48%;实现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67.34%。2018年度,申通营业总收入170.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45亿元,较上年持续经营业务同期增长37.46%。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公司业务量稳步提升及持续的成本管控。韵达2018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持续进行核心资源投入,深入实施“服务引流”“产品分层”等多层次竞争策略,以高效、便捷、优质的快递服务体验,持续扩大获客源、提升客户黏性,保障公司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和经营业绩获得健康、较快增长。

  一边是拓展业务的高投入,一边是严格的成本把控,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发展策略,最终看的就是能否获得高利润与高效益。(来源:中国商报 记者 蒋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