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搬家 研发造车 “上升期”中的戴森有点忙
上月末,戴森方面宣布将总部从英国西南部的威尔特郡迁移至新加坡。消息一经传出,戴森公司便被置于了风口浪尖,曾主张“无协议脱欧”的詹姆斯·戴森被质疑在公投之前抛弃了英国。且从税收上来看,英国企业税税率为19%,新加坡则为17%。
不过,戴森首席执行官吉姆·罗恩则否认了戴森总部的迁移与英国脱欧相关,且戴森仍将在英国缴税,并称此举是为了“经得起”未来的考验。
从业绩层面来看,戴森的快速发展主要缘于亚洲业务的增长。据悉,戴森亚洲业务已经占到了公司总利润的50%。戴森将“搬家”到新加坡的愿景定义为加大投资和投入新产品研发,从而进一步开拓亚洲市场。
可以看到,戴森定位高端市场的三大主打产品,吸尘器、电风扇和电吹风是亚洲消费者主要追捧的对象。以中国市场为例,天猫成为着戴森在线上的第一大平台,并在2018年保持了近70%的增速,为戴森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风靡一时的戴森卷发棒于去年在天猫首发,并在1秒钟内被抢光,该款产品还登上了天猫2018 TOP100新品榜,成为戴森最畅销的新品之一。
“戴森在产品外观设计、技术支撑方面都较其他大多数品牌而言略胜一筹。其在外观的创造性改变同时,更体现了技术的革新应用,这均强有力地吸引住了目标消费群体。”家电行业观察人士洪仕斌对记者称,“戴森的成功更多是抓住了中产阶层的崛起与消费升级的机遇,且在目前的市场大环境下,戴森在中国仍旧具备发展空间。”
相反,如今戴森在英国市场目前销售额占比仅有总额的4%。且早在2003年,戴森就已经不再在英国制造产品,现在的全部生产制造线均移向亚洲。抛开“脱欧”事件的影响外,此次公司总部的迁移也被看做为戴森重心转移至亚洲的又进一步。
在市场调整的同时,戴森公司也将不再满足于小家电的业务,造车项目进展被再次推动。前不久,英菲尼迪前全球总裁罗兰·克鲁格已经被戴森招致麾下,并将全面负责整个戴森电动汽车的上市项目,该份任命于今年4月生效。
事实上,戴森的造车布局并不是一时兴起。从研发团队的组建到供应链控制中心的投资,戴森的造车计划已经默默进行了许多年。且在2017年时,戴森官方曾向全球员工宣布,其正式开始研发电动车,并计划于2020年上市。

詹姆斯·戴森曾表示:“复制别人的老路没有意义,戴森首款电动车不是跑车,也不是一辆价格低廉的电动车。”据公开资料显示,戴森公司将在电动技术以及车辆设计上投入20亿英镑(约为174.1亿元)。按照去年戴森公司的业绩数字计算,其预计造车的投资金额达到了净利润的近两倍。
同时,在业界看来,戴森的造车业务拓展面临着巨大风险。电动车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产业,且在戴森没有与其他整车制造商合作代工的情况下,从研发环节到生产制造,再到后期的营销布局,各个环节都充满挑战且耗资巨大。
显然,戴森今后的日子会更加“忙碌”,其能否在稳住“主业”的同时拓展好汽车项目,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中国商网 记者 吕途)
- 上一篇:牵手阿里巴巴、绑定腾讯 B站的春天来了?
- 下一篇: 菜鸟联手俄罗斯邮政 跨境物流竞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