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已悄然过去 京东物流干了啥掀起“惊人波澜”
十年后,京东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京东的高效物流服务不仅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称赞,也为平台自身带来更多效益。
如今,距离一年一度“剁手”盛会“双11”还有不到半个月时间,无论是线上电商平台、各类商家还是快递物流行业,都在摩拳擦掌做“战前”准备。而在此之前,京东物流放了一个重磅消息:正式宣布进军个人快递业务。
不仅如此,京东物流还提出要“共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强调要携手社会各界一起,共生发展,京东物流到底都干啥大事?
进军个人快递业务
2007年,京东开始自建物流体系,十年后,京东宣布正式成立物流子集团,面向社会全面开放,京东物流开启了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全面转型之路。
全面开放后的京东物流发展增速非常之快。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京东2018年第二季度GMV同比增长30.5%,近一年的同比增长率维持在略高于30%的水平。其中,仅京东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这一项的同比增幅就达到151%。
截至2018年6月30日,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521个大型仓库,物流基础设施面积约达到1160万平方米。从线上往线上线下融合走,京东资产看起来是“越来越重”,但对于“重资产”京东物流,业内人士对其还是十分看好,称它“比菜鸟更真实”。
目前京东物流是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如今的京东物流在满足商家需求的同时,已经有能力对个人提供优质的快递服务了,也就是业内人士所说的开放C端业务。
目前京东快递揽收范围只有北、上、广三地,寄送地可以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用户可以在“京东”APP、“京东快递”微信小程序、“京东快递小哥”微信公众号中下单,填写地址后,配送员即在一小时内上门取件。
北京同城快递费11元起,相比“四通一达”较贵,较顺丰略低,属于中间档。除了同城外,京东快递还有“特惠送”、“特准送”、“特快送”等不同时效的快递服务。
构建全球“双48小时”通路
日前,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在2018年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说:“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京东物流正全力搭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并以此为愿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生产、设计、物流等全链条的优化,依靠技术和模式创新贯通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携手更多合作伙伴致力于提升整个社会的供应链效率,节约供应链成本,将社会物流成本降到5%以内。
基于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的能力支撑,京东物流在峰会上发布由京东供应链、京东快递、京东冷链、京东快运、京东跨境、京东云仓组成的全新产品体系,针对每个产品精耕细作,为不同消费需求、消费场景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目标是在全球构建“双48小时”通路,实现中国48小时通达全球,并提升世界其他国家本地物流时效,实现当地48小时送达,帮助中国制造通向全球,全球商品进入中国。”王振辉说。
城市物流是供应链基础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智能物流的重要实现场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表示,目前不少国家相继开展空间物流相关科学研究,以解决城市交通、安全、用地、成本效率等问题,基于智慧城市的物联网、大数据和大数据挖掘、未来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或分步实施,自动物流系统将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京东物流整合社会资源,在云仓配、多式联运等方面寻求全链共生,携手航空、铁路、海运、仓储、配送等各界合作伙伴一同推进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的建设,打造针对不同产品的仓配、快递、快运、分钟级的即时物流等服务,实现消费场景的全景覆盖,缩短全球商品的“距离”。
创新能源产业共生联盟
面对物流发展新阶段,不可能不提到环境问题,在倡导“共生”理念的当下,京东物流集合社会力量,联合新能源产业链的主机厂、充电运营商、车辆运营商等20家龙头企业在论坛现场共同启动——“京东物流新能源产业共生联盟”。
物流产业的绿色化转型成为必然,其中新能源应用是关键内容。京东物流一直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打造“绿色物流”。2013年,京东物流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2015年,京东物流试点引入新能源车;2016年,京东物流全面布局新能源车发展;2017年12月,京东物流获得北京市首张新能源汽车专用京牌,并于春节前将所有进出北京的京东自营物流车更换为纯电动新能源车。
在“共生”理念的引导下,京东物流“青流计划”在绿色物流领域不断探索,用创新驱动发展。
今年,京东集团宣布全面升级“青流计划”,从聚焦绿色物流领域,上升为整个京东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基于可持续发展,京东物流通过各环节的绿色实践,不断践行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的探索:运输方面实现新能源车大规模使用;“亚洲一号”已经实现了仓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包装环节新型两层物流标签每年可减少700吨纸张使用,生物降解快递袋的大规模使用每年可淘汰近百亿个传统塑料袋,同时已投放近百万个青流循环箱,并在部分城市为用户提供自选循环包装服务。
来源:投资者报 电商报 作者: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