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0531-51702706

首页 > 电商资讯 > 行业动态 >

步步惊心!千亿海底捞终于上市,这3次夺命危机却鲜为人知

步步惊心!今天,千亿海底捞终于上市,但这3次夺命危机却鲜为人知_行业观察_电商报

  26日上午,海底捞火辣上市,开盘8分钟市值突破千亿,超过百胜中国肯德基+必胜客+小肥羊之和。

  牛逼的成绩背后,是海底捞一步步走来惊涛骇浪般的故事。

  至少有三次,海底捞都危在旦夕。

  每一次都九死一生,每一次都化险为夷,每一次都耐人寻味。

步步惊心!今天,千亿海底捞终于上市,但这3次夺命危机却鲜为人知_行业观察_电商报

  一、公司领导人危机

  1994年,4个年青人凑了8000块钱,在四川简阳开了一家名叫海底捞的火锅店,每人各占25%的股份。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颗定时炸弹就在这里埋下了。

  几年后,这4个年青人结成两对夫妻——张勇夫妇和施永宏夫妇,两家各占50%股份。

  这个比例,被称为世界上最差的股权结构:话语权对等,没有绝对领导人,遇到问题谁也说服不了谁。

  头两年没有账,大总管施永宏既管收钱又管采购,是亏是赚全凭良心。

  顾客来了,大家凭着自觉性接待。客人走了,就喝茶聊天打麻将。

  这样的团队纪律差,没有战斗力,权责不分明。

  在相当长时间里,海底捞一直是个苍蝇馆子,怎么做也做不大。

  直到有一天,张勇再也看不下去了。他斩钉截铁的说,再这样下去,火锅店必死无疑。

  “一间正式运作的公司,必须要有经理,我决定毛遂自荐来当这个经理。”

  从此以后,张勇掌握了话语权,几乎所有大事难事都是他拿主意。

步步惊心!今天,千亿海底捞终于上市,但这3次夺命危机却鲜为人知_行业观察_电商报

  在张勇的决断下,海底捞发展非常快。

  然而尽管如此,他还是有时候会被四人两方平权的机制掣肘。

  于是,他决定分三步走“夺权”,拆掉这颗定时炸弹。

  1、 他以自己老婆跟不上海底捞发展为由,解除了她的职务;

  2、2004年,他又找理由让施永宏的老婆回家了;

  3、到2007年,在海底捞飞速发展的时候,他又强势让施永宏退出了管理层。

  为了让自己获得股权上的优势,张勇充分施展了自己的魄力,以1994年原始股份的价格从施永宏夫妇的手中买下了海底捞18%的股权。

  68%对32%,张勇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集权之路。

  这一股权分配的改革避开了可能的股东矛盾的风险,将海底捞从家族企业管理转向标准化流程的企业管理,奠定了未来的发展。

  与海底捞困境相似但结果截然相反的例子是蒸功夫。

  蒸功夫创始人潘宇海和蔡达标各拥有公司50%的股权,两人谁也不服谁,斗得头破血流。

  最后前者不惜将后者送进监狱,导致资本方退出,上市之路从此遥遥无期。

步步惊心!今天,千亿海底捞终于上市,但这3次夺命危机却鲜为人知_行业观察_电商报
步步惊心!今天,千亿海底捞终于上市,但这3次夺命危机却鲜为人知_行业观察_电商报

  海底捞以匪夷所思的方式解决了股权结构问题。这一方面得益于张勇一心为公的初衷,另一方面也与施永宏的大度与豁达分不开。

  如今,握有海底捞27.34%股份的施永宏李海燕夫妇身家达到270亿,这笔买卖绝对赚了。

  二、标准化和差异化危机

  众所周知,火锅是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中餐。

  那么怎样从千篇一律的味道中让顾客牢牢记住自己?

  张勇的策略是将服务打造成金字招牌。

  别看这块金字招牌如今独步天下,它的落地可是经历了非比寻常的阵痛。

  海底捞第一家店站稳脚跟后,开始开疆扩土。

  1999年,它走出四川,将首家省外店开在西安。

步步惊心!今天,千亿海底捞终于上市,但这3次夺命危机却鲜为人知_行业观察_电商报

  然而,走出去战略并没有让张勇马上尝到甜头。

  刚到西安的几个月,海底捞每天都在亏损,将此前几年所有老本赔了个精光。

  这可是第一家外省店,它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海底捞到底能不能大规模复制。

  如果失败,就会一辈子走不出四川。反之,成功的话,才有走向全国的可能。

  张勇开始反思,决不能走第一家店的老路子。

  简阳店虽然靠服务撑起来了,但那些服务都是即兴发挥,缺乏标准,不成系统,走出故乡必定水土不服。

  他决定就此打造出海底捞的核心理念——服务高于一切!

  那时候,帮拎包、送零食、送饮料这种服务在餐饮业还极为罕见,但是海底捞划时代地将这些差异化服务标准化了。

  他将服务分为三级:顾客放心是三级,满意是二级,感动才是一级服务。服务的最高层次就是顾客从放心到满意,再到感动。

  短短两个月内,西安海底捞店奇迹般扭亏为盈,为此后攻郑州、下北京,走向全国积累了经验和信心。

  毫无疑问,海底捞西安之战的战略意义类似于“三湾改编”,“变态服务”的战略思想由此扬帆起航。

步步惊心!今天,千亿海底捞终于上市,但这3次夺命危机却鲜为人知_行业观察_电商报

  三、食品卫生安全危机

  在海底捞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个栏目叫“食品安全”,这个栏目下只有两句话:

  “海底捞可能有两种死法:一种是管理出问题,如果发生,死亡过程可能持续数月乃至上年;第二种是食品安全出问题,一旦发生,海底捞可能明天就会关门,生死攸关。

  2017年8月,《法制晚报》以一篇《暗访海底捞:老鼠爬进食品柜,火锅漏勺掏下水道》引爆网络。

  报道指出,通过记者卧底调查,发现海底捞存在后厨老鼠乱窜、用汤勺捞下水道等一系列卫生问题。

  一时之间,海底捞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舆论恨不得对其抽筋扒皮。

  将食品卫生安全当做生命线的海底捞并没有慌张,反而表现出异常的老成持重。它接连发了三道公告:这锅我背,这错我改,员工我养。

  1、两店主动停业整顿、全面彻查;

  2、组织所有门店立即排查;

  3、欢迎顾客与媒体朋友继续监督;

  4、迅速与第三方虫害治理公司一起通过新技术的运用、门店设计等方向进行整改。

  5、涉事门店的职工无需恐慌,公司将从管理层面解决问题。

  一套组合拳下来,海底捞不仅树立起勇于承担责任的正面形象,还彰显了尊重员工的企业文化,舆论风向立即好转,正面评论飙涨到46%,负面评论下降为19%。

步步惊心!今天,千亿海底捞终于上市,但这3次夺命危机却鲜为人知_行业观察_电商报

  显然,海底捞认为公司目前面临的危机并非食品安全危机,而是管理上的问题,这种管理上的问题应该由公司董事会承担。

  靠着这样的理念,海底捞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次危机。

  如今的海底捞,在食品卫生安全上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监管和权责体系,要想再次爆出“老鼠”问题,恐怕几无可能。

来源:商界观察 电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