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0531-51702706

首页 > 电商资讯 > 行业动态 >

跨境电商新政一周年 宁波相关企业迎来新一轮洗牌

  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记者曹美丽杜金明)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机构艾媒咨询最新发布了一份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调研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元,并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在2018年整体交易规模将达到8.8万亿元。
 
  这家机构的数据还显示:中国海淘用户数量已从2014年的1500万增长到2016年的4100万,并且在2016年增速达到78.3%,预计仍将维持高速增长,全民海淘时代已经到来。
 
  然而,在这些庞大数字的背后,部分跨境电商进口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记者以我国首批5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之一的浙江宁波为样本展开调查发现,在这个港口优势明显、对外贸易高度发达的沿海城市,跨境电商进口企业正迎来新一轮市场洗牌。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或倒闭,或转型成为供应链企业替平台“打工”。是什么原因让相关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了?
 
  宁波跨境电商企业主要集中在宁波保税区,进口贸易额接近全市的80%。今年上半年,宁波保税区跨境进口贸易额为21.8亿元,同比增长约6%。与这份还不错的成绩单形成对比的是,截至到7月初,在宁波保税区注册的518家跨境电商企业中,有线上业绩的仅75家。宁波保税区经贸服务中心副主任林云说,这75家企业中,业绩排名前20的企业贡献了90%以上的贸易额,但这90%的量绝大多数都是国内几家巨头的,京东、天猫国际、网易。
 
  说白了,宁波大多数本土电商企业已经名存实亡。宁兴优贝是宁波数一数二的跨境电商企业,去年的销售额是10亿元,其中自营商品约占一半。今年截至目前,贸易额已经接近5亿元,按理说,在哀鸿遍野的跨境电商市场,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但62岁的负责人施伟显得信心不足。施伟说:“所有的事我都推掉了,两年下来,我‘618’‘双11’都参加过,总体下来很累。”
 
  即使预测今年的销售额将到达12亿元,也没能让这个靠传统贸易起家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老人有些许兴奋。施伟说,去年交了一亿元的税,企业负担陡增。今年,他要继续降低自营商品的比重,预计今年自营商品销售收入占比不会超过三成,大多数的收入来自为电商平台提供采购、仓储、物流等供应链服务。税收是压垮电商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去年4月8日,我国实施跨境电商新政,取消了行邮税,改征“跨境电商综合税”。后来新政设置了一年的过渡期,随后过渡期又延长至2017年底。
 
  新政对进口量较大的食品、保健品、奶粉、纸尿裤等影响最大。新政实施之前,上述大多数商品可以通过拆包的方式规避行邮税,实际上承担的行邮税为零。但新政实施后,综合税率达到11.9%。由于跨境零售进口商品报税价格是在到岸价格(CIF)的基础上,再加上商家的利润、入境后的仓储、物流等费用,导致税收成本大幅上升,甚至与一般贸易持平。
 
  宁波丫丫趣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宁波第一批拥有销售进口奶粉、保健品、化妆品及3C产品资质,拥有跨境自营保税仓库的电商企业。2016年,公司一度成为在宁波地区自营销售第一、进口跨境行业综合排名前三的企业。如今,企业已经拆分成“丫丫去趣购”和“丫丫乐购”两家独立的公司。原丫丫趣购副总裁黄辉说,目前他负责丫丫乐购的经营,已经不涉足跨境电商自营业务。“趣购我们原来在做的说的难听点,还在苟延残喘的支撑着,许多技术人员解聘的解聘,离职的离职。”
 
  黄辉坦言,2016年丫丫趣购轻松实现了2亿元的销售目标,其实,这个数目原本可以更多,但他们不想继续“烧钱”。“2016年我们做3亿、4亿没问题,下半年我们主动选择不做,包括2016年‘双11’活动我们一个都没参加,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非要支撑一个销售额,因为没有利润。”
 
  黄辉算了一笔账:对于宁波做的最多的纸尿裤而言,那时税是全免的,进货100元,卖120元,除去物流、管理、仓储,可能还有几元赚。新政后,卖120元,要收取12%的税,提到130、140元,就卖不出去了。
 
  税收红利消失的同时,电商平台之间、电商与电商之间的流量争夺愈演愈烈,让资金实力较弱的电商企业提前退出“游戏”。
 
  在新三板上市的跨境电商企业淘淘羊的负责人徐杉说,疯狂的低价竞争让他不得不调整经营模式,从今年开始,只要是公司不能控制价格的商品,他都尽量不进货。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跨境电商负责人说,“烧钱”模式小企业根本玩不起。“像花王纸尿裤,‘618’时京东自营、天猫自营、网易考拉都在搞价格战。考拉的纸尿裤60多元一包,低的一塌糊涂,这个价格连CIF(到港价)成本价都买不到。”
 
  宁波保税区正正电商副总经理赵高松说,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平台不断增加自营商品的比重,都是为了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从长远看,这种价格战对消费者而言并不见得是好事。“当你没钱赚的时候你还能确保你的品质吗?而且是长期的,不见得有多少利润,甚至是盘亏本的,你怎么确保你的品质?”
 
  跨境电商市场的瞬息万变让不少盲目涉足的企业尝尽苦头。但是,不少尚存实力、有能力转身的企业不愿意放弃已经建立起来的海外采购渠道、仓储物流链条等,在这些企业眼里,跨境进口业务,更像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于是他们纷纷转型成为提供采购、仓储物流、报关报检服务的供应链公司。
 
  宁波保税区经贸服务中心副主任林云认为,这是正常的市场洗牌过程。
 
  宁波市电子商务研究院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从长期来看,国家跨境电商政策很可能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收紧”,跨境电商的竞争力最终会只剩下渠道扁平化的优势,跨境电商进市场洗牌不可避免。
 
  其实这场洗牌早在预料之中。一年前跨境电商新政施行时,就曾有观点指出,这会是跨境电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成人礼”。
 
  而正是新政前税制的宽厚,使中资跨境电商在低税负条件下,迅速完成了业务形态、经营渠道、经营模式的开创、集聚与优化,确保了中资跨境电商的快速崛起。有专家指出:对如此巨量的跨境交易额,国家若再不依法征税,将可能使部分跨境电商走上一条自毁牌子的不归路。此外,一些贸易进出口也改走跨境电商渠道,其业务总量大有超越一般跨境购物之势,若再不对跨境电商征税,对走传统贸易渠道的进出口商也不公平。
 
  我们或许应该跳出一地一业的得失,置于全球电商竞争大格局下,思考跨境电商新政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出口以及提升中国制造品质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新政的意义做出公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