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农人|付雷:以梦为犁,让蜜薯甜透振兴路
变化的背后,有一群人——新农人。不同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他们有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他们用现代科技知识和经营理念,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被称为新农人。
乡村振兴路上,看他们如何带头奔跑。

钢城区辛庄街道傅宅科村的青山绿水中,藏着“80后”新农人付雷最深的牵挂。目睹乡亲们守着沃土却因传统种植陷入困境,他毅然扛起改变家乡的重任,以蜜薯为媒,用技术为翼,从怀揣梦想的农村青年,蜕变为带领全村增收致富的“领路人”。这位高素质农民,正用汗水浇灌希望,让甜蜜事业在田野上绽放光彩。
破局传统困境,蜜薯铺就新赛道
过去的傅宅科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守着“望天收”的传统种植模式,收入微薄且波动不定。“产业兴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付雷深知,要打破困局必须另辟蹊径。经过数月市场调研和多地考察,他将目光锁定在特色蜜薯种植上,蜜薯适应性强、市场需求旺,恰好契合本地土壤条件。
为打消乡亲们的顾虑,付雷率先承包土地试种,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全程亲力亲为。病虫害侵袭时,他整夜蹲守田间观察;市场价格波动时,他四处对接渠道稳住销路。他一边请教农业专家,一边查阅海量资料,在一次次试错中总结出一套“有机肥施用+绿色防控”的高效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蜜薯品质,更让每亩产量提升近三成。看到付雷的试种成功,村民们纷纷主动加入,特色种植的火苗在乡村点燃。
抱团发展聚合力,带富乡亲显担当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真本事。”这是付雷常挂在嘴边的话。为实现规模化发展,他牵头成立农业合作社,构建起“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将分散的农户拧成发展合力。
在带动增收上,付雷走出了“就业+分红”的双路径。合作社的田间管理、分拣包装等环节,优先吸纳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和困难群众,让乡亲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推出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模式,村民不仅能拿到稳定的土地流转金,年底还能共享合作社的盈利分红。为提升村民的种植技能,他定期组织免费技术培训,手把手传授蜜薯种植技巧和病虫害防治知识,让大家从“会种地”变成“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如今,傅宅科村的蜜薯种植户年均增收近万元,鼓起的钱包让村民的笑容愈发灿烂。

产业融合拓蓝图,绘就乡村新画卷
随着蜜薯产业站稳脚跟,付雷并未停下脚步。他意识到,单纯的农产品销售附加值有限,只有推动产业融合,才能让乡村经济焕发持久活力。为此,他精心谋划了“农业+加工+文旅+电商”的多元发展蓝图。
目前,农产品加工厂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未来这里将对蜜薯进行深加工,开发粉条、粉皮、蜜薯干等系列产品,让“土疙瘩”变成高附加值的“金宝贝”。依托村里的青山绿水和蜜薯产业基础,他计划打造集采摘体验、农事研学、民俗住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此外,他紧跟电商发展浪潮,通过直播带货、网络平台等渠道,将傅宅科村的蜜薯销往全国,让“乡村好味道”香飘更远。

从有志青年,到带领乡亲致富的“蜜薯带头人”,付雷用行动诠释着新农人的责任与担当。他的故事证明,乡村振兴的舞台广阔无垠,只要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就能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出甜蜜的未来。而这股扎根乡土的青春力量,正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共同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
- 上一篇:这场电商培训干货满满 老师讲得太接地气啦!
- 下一篇:最后一页
登陆
